![]() 東南網漳州6月24日訊(通訊員 王文強 葉炳明 文/圖)“坂里紅曲酒是一壇沉淀了1800多年的閩南傳統老酒!相傳其釀造飲用起源于三國時期。我們的產品選用優質的糯米、紅曲,兌上當地良崗山溢出的泉水,得益于良好的地理條件,釀造出來的米酒天然醇香。紅曲酒可直接喝,酒香沁人心脾。”漳州良崗紅貿易公司負責人王志強在筆者采訪時介紹道。“美麗鄉村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紅酒甜味,可謂開壇香百里,洗甕醉千家!擴大銷量后,我想凝聚有合作意向的釀酒戶,抱團一起發展。” 6月24日,非遺“醉良崗”坂里紅曲酒做為央視展播品牌在央視七套軍事農業頻道正式展播,借助央視的公信力,“醉良崗”品牌即將銷往全國各地以及出口眾多西方發達國家,收獲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 王志強觀看實驗結果 設計、繪制草圖、篩選瓶身、檢驗酒質、原材料選用…每一道工序王志強都親力親為,好的包裝當然也要保證品質,在坂里紅酒廠里,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他們用山泉水反復淘洗大米,架上蒸床,燒旺一灶柴火,在騰騰蒸汽中等待米飯成熟。浸米、蒸米、拌菌、下缸、發酵…… 近期,坂里鄉舉辦為期6天的“長泰縣新型職業農民(坂里鄉紅曲酒釀造)培訓班”,47名紅曲酒釀酒戶參加培訓。培訓采取“課堂授課、互動交流、異地學習”模式,邀請眾多高校教授、當地紅曲酒釀造技術員、金融行業專業人士等。特意前來與學員們共同分享紅曲酒釀酒技術、規范管理和包裝營銷以及宣傳解讀相關惠農金融政策,并針對農戶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和現場答疑。 “通過系統的培訓,讓我們這些釀酒戶有了挺多觸動,培訓結束后,許多釀酒戶都在研究如何提升紅酒品質。”參加培訓的釀酒戶鄧麗梅說道。 據了解,坂里紅曲酒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一定的講究,在遵循古法工藝釀制的同時,也對釀制器具、工藝、包裝進行不斷的改進,只為用心打造一壺“醉良崗”。 古時候,閩南因山地眾多、叢林密布,瘴氣橫行,瘟疫難除,“建安三名醫”中的“醫仙”董奉懸壺濟世,四處云游。他來到戴云山脈之余脈——長泰縣良崗山,利用山下鄉里的稻米加以釀制,形成最早期的紅曲酒,用以驅逐寒濕、活血化瘀、治病健體,救助百姓無數。長泰百姓以“董奉”命山,是以銘記醫仙大德。清乾隆《長泰縣志》載,董奉山留有董奉制藥的煉丹爐與棋盤,而“鳳山丹灶”屬長泰舊八景之一。 長泰縣坂里鄉黨委書記黃麗坤說,坂里鄉正在加快推進紅酒小鎮建設,抓好紅酒品質,提升品牌效益,充分挖掘紅酒悠久文化,打造紅酒博物館、紅酒文化園、坂里紅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等,著力做大做強紅酒釀造這一特色產業。我們積極向外界展示坂里紅酒燦爛的文化底蘊、內涵,提升坂里紅酒文化軟實力,帶動千家萬戶生產經營,使之成為推動實現“鄉村興、坂里紅”的強大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