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粽子,還有掠鴨、掛艾草…… 帶你解鎖廈門端午風俗 ![]() 市民在挑選粽葉。記者 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白斌斌)“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痹趶B門民俗專家郭坤聰看來,被稱為“五月節”的端午節,是季節轉換到夏季的節日。郭坤聰說,在廈門人的日歷里,端午節是個重要的節日,過節方式多種多樣,極富地方特色。 “端午節其實和芒種、夏至節氣密不可分?!惫ぢ敻嬖V記者,芒種節氣在廈門也被稱為“冷節”,到了這個節氣,一般開始吃水果,喝酸梅湯、梅子湯等一類涼性食物,“以讓身體逐漸習慣夏天”。 芒種過后,便迎來端午節。端午節在廈門人眼中,有“女兒節”的含義。過去,每到端午節,女兒們都會帶著包好的粽子回娘家看望父母。除了包粽子這一重頭戲外,廈門端午節還有許多豐富的活動。 “芒種到端午節期間,雨水往往很多,會滋生蚊蠅?!惫ぢ斦f,古人為了消除這些蚊蠅,逐漸形成掛艾草的習慣,不但可以驅蚊蟲,也有凈化門前空氣的作用。 此外,在過去的端午節里,每個小孩子都會得到包香袋?!跋奶焓浅砷L的季節。”郭坤聰說,古人希望通過包香袋,寄托讓孩子“胖胖大”的心愿。孩子有包香袋,成人則會喝雄黃酒。因為端午節前后經常陰雨連綿,人難免會有小病發生,喝雄黃酒可以強身健體。 說到端午節,便不得不提到賽龍舟。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前后,廈門人賽龍舟的賽道從第一碼頭一直延伸到江頭一帶。如今,集美龍舟賽也越辦越大。 郭坤聰說,除了劃龍舟,廈門人還有一項端午節運動———掠鴨,又稱“水上捉鴨”。這是一項斗智斗勇的水上體育活動,充滿濃郁的閩南風情。掠鴨比賽是在江河船上沿水面平行放置一根的3米-4米長的杉木,杉木上涂以油料,杉木盡頭放著一個籠子,籠內關有鴨子。選手在保持平衡的情況下,赤腳從杉木的一端走向放置鴨籠的末端,其間需要克服桿上的油料帶來的失衡。如能成功走到杉木末端,成功拍下鴨籠的竹棍,讓鴨子掉入水中,便為勝利。由于身體平衡難度極大,成功者少,失敗者多。 隨著芒種、端午遠離,鋪天蓋地的雨水過去,一場潮濕漫長的告別后,就正式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田間農事忙碌不已,林間果實也將綴滿青枝。 相關新聞 降雨天數多 龍眼產量少 海西晨報訊(記者 白斌斌 曾昊然)記者從廈門市氣象局了解到,截至6月1日15時,2019年廈門本站的降水量593.2毫米,常年到6月上旬末應在614毫米,降水還是正常的。據統計,雖然今年以來總降水量并沒有明顯超過往年,但是5月以來的降水日數是偏多的。 “節氣對廈門的一些農作物生產關系并不大?!鞭r技專家蘇先生說,芒種本是種植水稻的節氣,但是在廈門,水稻即將進入結穗的階段,到大暑,早稻基本要收割了。在蔬菜種植上,多與改良土壤和農戶習慣有關,與節氣關系也不大。 蘇先生表示,由于今年降雨天數偏多,加上今年是龍眼生產的小年,龍眼產量可能會比往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