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下降后,對我們企業來說,今年估計會有超過3000萬元的利好。”昨日,記者走進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吳國清拿出一張增值稅稅率為13%的產品發票對記者說,而此前同一品目的稅率為16%。 吳國清介紹,借力減稅降費政策,企業流動資金增加,可以在新產品研發上加大投入。今年,南孚公司將發力互聯網時代的電池電源技術研發和制造設備的升級換代,同時在研發和營銷崗位上招聘100名以上的全球技術專家和優秀人才,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搶占制高點。 和南孚公司一樣,今年以來,南平市企業都收到了南平市稅務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減稅降費政策決策部署的稅收“大禮包”。 全力助推企業發展壯大 從今年4月開始,我國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0%降至9%,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根據上級的統一安排部署,南平市稅務局堅決推進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我們公司從資金周轉困難到逐步恢復正常經營,真的很感謝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和建陽稅務局干部的宣傳輔導。”福建亞亨動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地說。亞亨公司是一家集鉛酸蓄電池及鉛酸蓄電池設備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多元化企業。由于種種原因,企業經營一度停滯。恰逢國家退還18個行業增值稅留抵政策出臺,建陽稅務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服務,為企業講解相關政策。最終亞亨集團獲得732.33萬元的退稅款,攪活了“一池春水”,還一舉拿下了一筆2000多萬元的投資。“減稅降費給我們企業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原來采購鉛每噸1.72萬元,增值稅稅率由原來16%調整到13%后,降到現在的每噸1.68萬元,我們進一車鉛,就可以減少采購成本1萬多元;每年需購進鉛190多車,全年預計節約成本200萬元左右。”這位負責人高興地說。 除了制造型企業,閩北所有的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普通納稅人都普遍享受到了減稅降費政策紅利。南平市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標準提高,從100萬元提高為3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業來說,較過去均有50%或50%以上的稅收減免。 “企業資產今年正好上3000萬元,小微企業標準提高,如同為我們量身訂制,讓我們再次享受到優惠。”建甌市天添食品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吳秀琴深有感觸地說,企業今年能夠享受到“設備器具不到500萬元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不動產進項稅額一次性抵扣、研發費用擴大到所有行業加計75%稅率扣除”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創新服務簡化辦稅流程 減稅降費不單單來源于政策落地帶來的“減負”,也得益于稅務部門的服務“加法”。南平市稅務局在辦稅服務上提效加速,不斷簡化辦稅流程,提高辦稅效率,真正減輕了納稅人的辦稅負擔。 南平坤輝電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按照相關政策精神,可以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但由于申報材料出現失誤,險些錯過政策紅利。“延平區稅務局在發現申報材料中的疑點數據后,第一時間打電話來確認了疑點,并指導我們進行了修正,讓我們可以少繳相關所得稅稅款20多萬元。”坤輝公司財務人員說。 記者了解到,南平市稅務局在落實減稅降費過程中,持續開展涉稅服務優化,通過細化優化涉企涉稅服務,推出了一系列有效舉措,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減稅降費,實現納稅人現場辦稅“最多跑一趟”,網上辦稅“一趟不用跑”。 減稅降費政策宣傳到位 為了讓更多企業了解相關政策,南平市稅務系統通過多方施策,多渠道服務,精心安排納稅人學堂開課計劃,先后組織了4輪宣傳輔導,對納稅人進行政策宣傳培訓,實現了對納稅人、繳費人的全覆蓋。 4月初,政和縣稅務局的青年團員稅收政策宣傳隊走進茶園、深入茶企,用點對點方式進行精準“滴灌”,指導企業運用好減稅降費政策,扶持茶企發展。“稅務局將減稅降費政策送上門,真是太貼心了。”福建隆合茶業有限公司的楊豐告訴記者。在政和縣,有上百家茶企像隆合茶業一樣享受到減稅降費“春風”。在稅收政策的支持下,今年政和茶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帶動不少茶農脫貧致富。 “我們企業地處鄉鎮,很多培訓都需要到市里參加,很不方便。稅務局如今把講座辦到鄉鎮,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學習減稅降費政策,省心了許多。”建甌福人木業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林麗青說。建甌市稅務局在減稅降費宣傳中,把“納稅人學堂”改為鄉鎮“流動學堂”,為鎮政府干部職工及當地企業法人代表、財務人員送上減稅降費專題講座。 減稅降費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南平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良輝表示,下階段,稅務部門將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持續加力,積極推進,讓減稅效果倍增,讓稅收政策紅利真正惠及全市每一個納稅人,全力助推南平經濟社會發展。(許斌 王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