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龍巖5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劉必然 通訊員 溫連光 孔素芳)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革命老區龍巖堅持把教育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項重點任務,建立完善貧困學生教育保障和資助政策,精準施策不讓一個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因貧失學輟學。 據統計,到2016年3月31日,龍巖全市因貧致失學的有2332戶7965人,占當地貧困人口的5.95%,占比較高。“老區群眾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我們決不能允許一名適齡兒童因貧困失學輟學。”老區決策者們發出了響亮的聲音。 2016年,龍巖將脫貧攻堅列為全市三大戰役之一和第一民生工程,就學資助到戶成為脫貧攻堅戰役“九措到戶”的重要內容。 教育保障,義務教育是基礎。龍巖嚴格落實、規范執行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和“兩免一補”,充分保障貧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當地專門為符合免學費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開通綠色通道,采取先入學后審核的措施,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順利入學。去年,龍巖市委“大督查大落實”及脫貧攻堅專項檢查中,沒有發現一例“應免未免”的情況。 “我們還從‘免學費+助學金+助學貸款’三方面入手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充分保障學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貧困學生能上學、上好學。”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校大學生數據庫,每生每年給予2000元的學費獎勵。 在這一過程中,龍巖充分運用大數據,首創“靶向資助”模式。依托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和全國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以學生學籍信息為基礎,審核認定受助學生資格,并通過教育與扶貧、民政等部門數據對接,(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精確查找出建檔立卡、低保等貧困學生,實施“靶向資助”,實現了貧困學生無需申請就能得到資助。 除了政府部門的不懈努力,社會各界也紛紛為貧困學生伸出援手:東部戰區陸軍機關設立500萬元教育扶貧基金,每年資助閩西革命老區120名考取重點大學和重點高中的家庭貧困學生;連城縣開展民企扶貧·關愛學子活動,為全縣43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和留守兒童送去書包和文具…… “感謝政府和好心人的幫助,我的兩個孩子一點都不用擔心能不能讀書的問題了!”提起孩子讀書的事,新羅區大池鎮大山村國定貧困戶陳志偉眼圈紅了。陳志偉因為父親和小女兒先后生病,花去近20萬元,家庭因此致貧。了解到他的情況后,相關部門分別免去了其大女兒、小女兒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學前教育學雜費共4500元,每年鎮里還給兩個女兒每人500元的助學金,林國仁教育基金會也為她們發放了助學金1000元,徹底解決了兩個女兒的讀書問題。 據統計,2012至2018年,龍巖全市共發放各類獎助學資金達10.82億元(含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06.7萬人次。其中,2018年全市發放各類獎助學資金2.47億元(含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4萬人次,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2123人次,資助金額達3152.9萬元。2017—2018學年度,龍巖小學鞏固率為100%,初中鞏固率為9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