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肖銘微) 傳統紡織企業如何實現智能化管理?位于泉州鯉城區的福建中織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一款智能數據采集器,可外接安裝于大圓機等紡織設備上,通過數控及在線測控技術,實時監測機臺運行情況,及時發現設備故障。針織廠借助這款數據采集器,再依托企業自主研發的生產制造管理MES系統,可將車間所有機臺無線聯網,實時采集生產過程中設備、物料、人員等數據,無線傳輸、統一管控,實現車間數字化生產管理,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該系統已在國內主要紡織集群地及英國、印度、越南等地區聯網15500臺終端機器。 “我們通過前端大圓機實時反饋的數據,形成一個工業大數據池,得到客戶畫像,提升大圓機生產銷售以及對未來市場判斷的決策能力。”公司副總經理侯晴霏說。 鯉城是傳統產業密集區,隨著人力等要素成本提升,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結合,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鯉城區以“智能制造”“數字化車間”“互聯網+”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成功培育出米亞索樂“智能噴涂多元合金靶材建設項目”、佰源機械“互聯網+智能綜合交易平臺”、田中機械“全自動煉膠生產線”等示范項目。區委書記黃陽春告訴記者,2018年,該區有5個項目被納入省級兩化融合新增重點項目,13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今年,鯉城區將持續加強對企業信息系統應用、裝備數控化、機器聯網、電子商務應用的跟蹤輔導服務,培育一批示范企業。 泉州是“數控一代”工程示范城市。鯉城作為中心城區,在推進“數控一代”示范工程項目的基礎上,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強區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偌大的車間,數十臺智能數控塑膠生產設備上裝配著五軸和三軸機械手,有序地將一次性塑料快餐盒接送到電腦程序設定位置……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情景,吸引了從各地趕來參觀的代表。這家位于鯉城區的公司是一家年產超萬噸超薄環保餐具的生產企業,在嘗到數控設備應用的甜頭后,全方位進行數字化改造,投入重金研發出伺服控制機械手,一線工人減少一半以上,生產效率提升1.5~1.7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