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山景區(資料圖) 仙人井景區 林映樹 攝 春天是旅游觀光的好時節,嵐島景觀的風情萬種吸引了八方旅客。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平潭各大景區喜迎客來、歡送客歸。據統計,清明小長假全區共接待游客80251人次,同比增長11.84%,旅游收入7622萬元,同比增長51.68%。 從去年的“七大攻堅戰”中的“景區改造提升攻堅戰”到今年的“八大工程”中的“特色鮮明濱海旅游工程”,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正邁入快車道。目前平潭仙人井景區、石牌洋景區和將軍山景區,也火速投入到景區改造當中去。隨著三大景區陸續進入招商階段、提出策劃方案,目前景區改造工程正加快推進,備受關注。 仙人井內“引仙人” 深化攻堅行動,實施八大工程。在提升“濱海風光”系列產品中,仙人井景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期放在了重要位置。其中,完成景區策劃、細化策劃方案內容,提出一批可行性的實施項目,并展開前期工作,成為了當前的主要任務。 仙人井景區位于王爺山南麓,在此處有一直徑近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蝕豎井喚作“仙人井”,井壁陡直,井底有三小洞與海洋相通。“仙人井”旁有似山中間裂開之大峽谷,喚作“仙人谷”。但是長久以來,仙人井景區開發層次低,旅游設施配套不足,制約了景區發展。 為此,實驗區將仙人井景區及周邊提升改造項目作為當下的一項重要任務,項目目前已進入招商階段,總投資達到17億元。據招商內容顯示,規劃改造面積約808公頃,推出景區招商項目:追風閣、仙人閣、仙人井旅游服務綜合體、軍魂游樂谷、極限體驗項目、神霄臺玻璃懸廊、璇霄臺3D玻璃橋、星空營地 、集裝箱營地等;村莊招商項目:東美村、山邊村碼頭改造、東美村民居改造、山邊村民居改造、漁耕文化民俗街、漁鄉生態田園農場、山邊極限運動產業聚落、小麒麟文創部落、小麒麟奇趣樂園、海灣酒店、仙人井區域夜游演藝等;以及基礎設施改造、文創產品研發等其他招商項目。 根據仙人井景區及周邊提升改造項目的策劃方案,將對仙人井景區、王爺山軍事基地以及周邊漁村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打造為景村一體化,形成“景區+基地+村莊”的旅游格局。根據方案,仙人井景區的策劃提升將以自然極限體驗為主題,以藝術介入為路徑,以景村融合為基礎,打造“活力·平潭藍”旅游創新模式。該項目范圍從原先的4.79平方公里擴大為6.19平方公里,整個項目分為3個分區進行設計打造,分別為仙人井景區、軍魂獵游谷基地和漁村群落。 “目前,我們正在全力建設仙人井的東美景村一體化的項目。”實驗區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專員鄭兆杰告訴記者,仙人井景區自然資源優勢得天獨厚,這次通過專家團隊的整體設計,定位清晰、功能分區明確,并且豐富了旅游產品,將大大提升仙人井景區及周邊村容村貌,帶動旅游業發展。漁村群落分區將利用三邊村、下厝場村、東美村等三個漁村的資源,形成“一村一品”的主題特色村落。根據規劃方案,山邊村主題為“漁人故事”,以產銷結合的方式實現漁業“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布局,添置文化科普設施,體現漁業發展歷史;下厝場村以“漁鄉田園”為主題,將依托周邊美麗的田園風光,打造“大地藝術展示”和“相思樹林”景觀,征收空置民房改造更新為特色石頭厝民宿,農耕體驗、親子農場,打造詩意田園鄉居度假片區;東美古村以“漁樂港灣”為主題,在修復東美村傳統風貌的基礎上,發展海灣休閑商業,植入藝術業態,舉辦民俗活動,開展文化體驗游和海灣度假旅游。 石牌洋上“望石牌” 石牌洋景區位于平潭西北部海壇海峽,是國家級海壇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的半洋石帆是平潭著名的自然景觀,與平潭海壇天神并稱為奇石“雙絕”。半洋石帆為兩塊巨型海蝕石柱,卓立中流,形似鼓風雙帆,又叫“雙帆石”,被譽為天下奇觀。石牌洋岸上還有同心圓形石蛋等海蝕球狀風化群體、如同半浮雕的彌勒坐佛等特色景觀。 在特色鮮明濱海旅游工程中,完成景區策劃,并以此為基礎啟動看澳村、南海村改造及核心景點夜景工程等項目,是石牌洋的提升方向。近日,平潭石牌洋景區以及周邊提升改造項目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據了解,項目總投資將達到39億元,建成后將會讓五一村、下獅獅、南海村、民主村、看澳村等5個自然村落大變樣。 目前項目已經進入招商階段,據招商內容顯示,該項目內容包含石牌洋景區改造、蘇澳半島旅游策劃、海壇海峽游策劃等,推出船塢遺址綜合體與文化館、入口配套服務區、海壇服務基地、看澳村改造、看澳沙灘灣、國際帆船俱樂部、南海村改造、花卉展覽館、現代農業基地、鴿海藝術公園、康養度假基地等具體招商項目。這也將意味著蘇澳鎮五一村、下獅獅、南海村、民主村、看澳村等5個自然村落土地價值將得到提升,未來與旅游相關的產業將得到進一步的開發。 將生產與生活型碼頭與旅游景區相結合,將促進生產型岸線向旅游型與消費型岸線轉化。根據項目設想,構建完整高效的旅游交通網絡體系,以無人駕駛觀光車串聯核心旅游體驗要素,深耕旅游產業,植入并行的發展動能,提升土地價值,打造綜合旅游目的地。利用景區資源稟賦,重塑景區空間格局,形成“濱海項鏈”的空間形態。 石牌洋景區是平潭的標志性景觀,景區以海蝕地貌為主。奇特的“雙帆石”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做好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對平潭旅游形象的打造尤為重要。“在景區提升的建設中,我們也在做石牌洋平潭新石厝的方案設計。”鄭兆杰解釋道,石厝民宿與景區提升結合,既可以做好景區的設施提升,又可以滿足游客來嵐旅行中,對石頭厝民宿的體驗。目前,北港的民宿數量位列全區前茅,而其他景區的民宿數量參差不齊,因此,加緊石牌洋新民宿的方案設計尤為重要。在石牌洋對岸的看澳海灘上,還保存著60余座令人不可思議的一系列球狀海蝕造型石景,有彌勒佛、青蛙仰天、雙龜拱橋等象形石景,而且深刻地剖析和化石般地表現出當年巖漿層層包裹的運動情形,使之具備了很高的觀賞和科學考察價值。 石牌洋“雙帆石”,據地質學家考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巖球狀風化海蝕柱。由于它的奇特壯觀,對游人有著強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明代旅行家陳第曾譽之為“天下奇觀”, 清朝女詩人林淑貞詩贊:“共說前朝帝子舟,雙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濁世風波險,一泊于今纜不收。” 將軍山前“話將軍” 旅游是平潭最大的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真寶貝”,要保護好生態,建設國際旅游島。 近日,記者來到將軍山,只見景區環境干凈,游客秩序井然。鄭兆杰介紹,最近將軍山景區主要進行將軍山紀念碑的改造和沿壇南灣游步道的修建。“我們在紀念碑外面做防水,里面進行適當地改造,讓紀念碑更加堅固。”鄭兆杰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將軍山景區及周邊提升改造項目已經開展招商,投資規模約133億元。 本項目是以將軍山風景名勝區為中心,包含壇南灣、南寨山、山岐澳等周邊景區的觀光旅游提升。項目規劃總面積 67 平方公里,推出招商項目有:帳篷餐廳、麒麟傳說光影樂園、大墓美術館、赤土藝術村、水渠溫泉設施、高端國際酒店、超高端國際酒店(四季酒店)、國際五星級酒店(洲際酒店)、姜山島私密別墅酒店、山岐澳美容健康設施 、國際高爾夫球場、磹角底漁人碼頭、大福灣海峽展望餐廳 、錢便澳石鄉宴、建民沙堤度假區、田美澳海上運動體驗區 、將軍山愛國教育 VR 體驗館等。 將軍山海拔104米,面積約1.1平方公里,山勢臨海而起,險峻陡峭、巨巖交錯、怪石呈奇、盤根錯節、佳境迭現。該山與敖東鄉大福村的東邊山連成一脈,共同組成海壇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青觀頂景區。區內原以丘陵石景、 岬角海灣、寺廟建筑為主要景觀特色,主景點“一片瓦”已有道路直通,慕名前來游覽的旅客四季不絕。 據悉,本項目將構筑平潭“悠游自在鄉”,策劃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生活地,人與自然交織融合的生活場景,產業景觀化、產品特色化、傳統建筑再造化;將引進最前沿的美容醫療企業,構筑以細白沙灘和湛藍的海水為背景的世界級健康美容產業;全面保護白沙和青松構筑的自然環境,構筑平潭生活地的色彩和雛形;培育農田風光、漁村風景、植被森林等平潭島特有的新四季景觀,將壇南灣周邊景區打造成“逃逸都市、享受慵懶”、最令人神往的夢想之地。(記者 林祥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