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全香港現有約200萬名在職女性,占逾半總勞動人口。但近日有調查發現,近8成在職女性在過去一個月內曾感到精神緊張,而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是她們最主要的壓力來源,其中女教師更屬“高危一族”。 紫荊青年商會3月訪問近6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在職女性,發現52.8%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過月有時會感到精神緊張,有26.2%人更表示有關情況經常發生,專家指該情況屬情緒病的前期癥狀。 有一半受訪女性表示,自己有出現早醒及失眠等情況,37%人更表示曾感到頭痛及頭暈,并有23%的人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機構指,43%受訪女性更直接承認自己的精神不健康。 調查還發現,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每周平均工時為40小時,但香港在職女性平均每日要工作長達11小時,遠較國際建議水平高,調查指工時長是在職女性的主要壓力來源。另外,經濟狀況、健康及子女教育問題也是香港在職女性普遍存在的壓力來源。 機構指出,女性并非不了解自己的精神健康問題,只是選擇不理會,指精神健康對身體健康有密切關系,建議雇主從長工時問題及非工時處理工作情況入手,讓員工下班后可以完全放松地享受私人時間,并多與員工溝通,了解她們的需要,及定期舉辦減壓活動。 身為精神科專科醫生的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陳仲謀指出,在職女性的壓力問題嚴重,其中女教師更屬“高危一族”,他透露自己每星期均有1至2個新癥病人是女教師,指她們不少人回家后仍要繼續工作,最終因無暇照顧子女而感到內疚。 他指情緒病在香港十分普遍,但提醒市民若因問題而令工作受到影響,如不想上班,或上班時工作經常出錯,應及早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