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革命老區政和縣,經濟發展長期排全省末位。時代楷模廖俊波同志在政和擔任縣委書記期間,率領全縣黨員干部擼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奮、實干、嚴謹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畫卷,讓這個小縣城換了模樣。廖俊波逝世后,政和縣深入開展學習廖俊波精神活動,全縣黨員干部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中汲取榜樣的力量,激發干事創業的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一線展現作為,推動政和發展。廖俊波當年對客商、對市民、對村民的承諾,如今,依然在踐行著……
“企業建到哪兒,服務就跟到哪兒”
——對客商的服務承諾不變,園區在變大
“規劃紅線圖、勘界報告,這些本來由企業請中介公司做的事情,現在都由我們開發區管委會免費代辦。”3月25日,在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部辦公室,規劃建設部負責人張昌山,正在為華澤機械鑄造公司整理有關材料。華澤機械鑄造公司是開發區2018年引進的企業,當年8月開工建設。
“施工場地復雜,經常跑樣,規劃放樣就做了12次,我們管委會幫助做。”張昌山介紹,如果企業請外面人放樣,費用至少十幾萬元,還影響進度。這筆錢,省下了,進度快了。工廠圍墻、擋墻、公司大門設計……企業在建設過程中有任何需求,管委會都傾力幫助。
“企業建到哪兒,服務就跟到哪兒。”當年,廖俊波同志抓政和經濟開發區建設提出這個要求。如今,這句話寫在高高的廣告牌上,更寫在經濟開發區每個干部職工的心里,體現在他們的行動上。
廖俊波同志還說:“一個項目要落地需要千百個理由,不落地只要一個理由。”
2018年1月,浙江溫州客商王國定經政和溫州商會介紹,到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投資辦廠,以兒子名義拍下了一家公司。王國定想把企業產權分割成兩份,一份給兒子、一份給女兒。可是,分割手續麻煩,辦理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
“再麻煩,也要用心辦好!”縣領導得知此事,要求開發區管委會協調。很快,產權分割辦好了。王國定很滿意,投資2000多萬元,兒子、女兒分別注冊了福建圣捷鑄造有限公司、福建圣達鑄造有限公司,購買先進設備,7月就試生產閥門配件,當年產值就達到1000多萬元。
“我們有求,縣領導和管委會必應,這些溫暖,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王國定17歲就開始創業,曾到溫州、西安、烏魯木齊、莫斯科投資,他說:“下半輩子就呆政和了。”
“政和不能沒有工業,政和要建設省級工業園區。”2011年,廖俊波擔任政和縣委書記時喊出“背著石頭上山也要干”的口號。如今,翻身壟那片荒山野地變成一個偌大的經濟開發區:累計完成供地近6000畝,簽約入駐企業99家,總投資98億元,全面達產后預計產值151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機械制造業為主,食品加工、竹制品深加工產業布局。
“每年都給政和老百姓一個驚喜”
——對市民的許諾不變,城市在變美
“建設一座有歸屬感的城市”也是廖俊波當年提出的。
有歸屬感的城市第一靠建。
舊南門農貿市場拆除,騰出了1624平方米空地。縣里拿出92萬元,建起小公園,連接著河邊游步道,為市民休閑健身空間。
市中心缺停車場,縣里就在城市中心區地段建起了機械式立體停車場,緩解市民停車壓力。
2017年,城市建設項目102個,總投資71.29億元,完成投資36.47億元;2018年,實施城建補短板項目89個,完成投資35.5億元。
兩年來,政府不斷擴大城區綠化面積,達179.64公頃,2018年,政和縣先后被評為“省級森林縣城”“省級園林縣城”。
有歸屬感的城市要靠管。
城市要美麗,“兩違”要拆除,這是“得罪人”的事。鶴林工業園區有一個企業高層違建房需要拆除,業主態度強硬。
“得罪人的事總要有人做。”城市管理局局長連代滿主動擔當。約談業主,“碰了壁”,連代滿就多次到企業跟業主耐心談心,交朋友。業主認清了政策后,主動清拆了1200多平方米違規建筑。
近一年半時間,全縣拆除兩違建筑共76處1.4萬多平方米。
有歸屬感的城市要干凈。
每年,縣委、縣政府拿出1000多萬元,由200多名環衛工人包干清理。“只要路面有垃圾,環衛工人就會隨時清掃。”連代滿每天晚上都要上街逛逛,一發現衛生有死角,就拍張圖片給環衛所長鄭守其,要求整改。
有歸屬感的城市要美麗。
縣里拿出280萬元,給城區9座橋梁掛上了彩燈;拿出2800萬元,對解放大橋至官湖橋路段提升改造,建設景觀休閑漫步帶。
點點滴滴的變化,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指數。城市建設,“每年都給政和老百姓一個驚喜”。 政和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廖俊波同志當年給市民的諾言,每年都兌現。
“賺錢的事留給農民做”
——對村民的許諾不變,鄉村在振興
“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陽春三月,國家濕地公園、華東地區最美梯田——念山梯田的油菜花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3月以來,游客逐漸增多,賞花的、寫生的、攝影的,我的民宿天天客滿。”政和縣星溪鄉念山然汐小筑的主人、返鄉創業大學生方丹丹說。
90后的方丹丹,2009年考上江西九江學院美術專業,畢業后都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從事室內設計行業,年薪20余萬元。
2017年10月,她回家結婚,看到自己的家鄉念山越來越美麗,也看好辦民宿的前景,就和丈夫一起,自己設計、裝修,將占地100多平方米的三層小樓裝修成民宿。2018年5月1日民宿開業,星溪鄉政府給予資金補助。“賺的錢沒有大城市多,但一家人其樂融融,又能為家鄉做點事情,也值得。”方丹丹說。
“賺錢的事留給農民做,不賺錢的基礎配套等項目就由我們來做。”當年,廖俊波同志這樣對村民說。星溪鄉黨委、政府積極踐行廖俊波精神,近三年來,鄉里投入2000多萬元加快推進念山景區建設,撬動民間投資,先后完成了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生態停車場、觀景臺等設施,創建了“農耕民俗館”等六個展館,如今的念山已是福建省百強旅游名村,國家30個新興森林旅游地品牌之一。
“我們正在建設一條250米長的玻璃索橋,將念山與對面的東山連起來,預計今年夏季投入使用。”星溪鄉鄉長范榮輝說,“今年,我們還啟動了景區道路拓寬工程,把幾個景點連接起來,打造全域性旅游。”
近三年來,政和縣累計投入5億多元,先后建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子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5個3A級旅游風景區、11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個鄉村旅游集鎮,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綠水青山正在轉化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發展路子,促進鄉村振興。
2018年,政和縣累計接待旅游總人數86.3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實現旅游總收入8.55億元,增長31.8%。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政和鄉村變強。(劉永鋒 曾大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