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而非過期的食品,有需要的市民可免費領取 廈門愛心食物銀行開張 既可幫扶社會弱勢群體,又可避免過期食品回流市場 ![]() 有需要的市民在愛心食物銀行排隊領取臨期食品。 東南網3月21日訊 (記者 潘抒捷 林澤貴 通訊員 黃珊珊 文/圖)臨過期食品,怎么處置最妥當?日前,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市慈善總會聯合見福便利店,設立愛心食物銀行。在這個特殊的銀行里,市民如有需要,打開支付寶進入相關的小程序,就能免費領取臨期食品。 租住在思明區蓮前街道何厝社區的小余,是一名外賣騎手。近日,在送餐路過見福便利店軟件園1店時,他留意到門口“廈門‘愛心食物銀行’開張”的展板。小余在店內愛心食物銀行專柜選中一桶1.6升的壓榨花生油。按照要求,他打開支付寶,搜索進入“見福愛心”小程序,選擇所在門店、掃描確認,在店員完成核銷后,就免費領走了食用油。 除了軟件園1店,愛心食物銀行還涵蓋該便利店湖光店、武夷嘉園店、京華大廈店、霞梧里店、嘉禾店、東孚物流園店、欣悅園店、仙洞店、幸福店等9家。 廈門愛心食物銀行目前主要的臨期食品有面包、水、飲料、食用油、泡面等。“根據內部標準,食物距離保質期達到相應天數就界定為臨期食品,其中面包為1天,水或飲料為20天,食用油為180天,泡面為20天。”見福便利店相關負責人鄭幸鴻告訴記者,為保證這些食品是臨過期而非過期,愛心食物銀行里所有食品的捐贈和取用都要通過見福便利店正常的進出貨流程。同時,在產品包裝上張貼“請在保質期內食用”的提示標識。 為便于有需要的人領取愛心食物,見福便利店還和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及益客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領取小程序,并額外配置三名員工,用于記錄食品的進出和取用時實名登記。“對于那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或貧困取用者,見福便利店則將另外研制IC卡,用IC卡記錄取用者的領取次數。”鄭幸鴻說。 “對于面包、盒裝奶等食品,有需要的市民可直接到店領取;如有批量的糧油等商品,將集中通過慈善組織分發給符合民政幫扶條件的對象。”鄭幸鴻表示,不論是何種方式發放,愛心食物銀行將始終堅持免費原則。 愛心食物銀行一開張就頗受歡迎。記者從鄭幸鴻提供的一份核銷明細中看到,開業當天僅軟件園1店就有23份玉米油、花生油等食物被領取,幾天來平均每天都有50多份食品被領走。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愛心食物銀行除了幫扶社會弱勢群體,還能減少過期食品回收后進行處理和銷毀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減輕食品經營單位處理過期食品負擔,并可防范過期食品回流市場,減少食品安全隱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