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記者 吳楊珠 通訊員黃善旺)忙到臘月廿九,除夕當日,建甌市小橋鎮(zhèn)黨政辦工作人員黃善旺才草草收拾瑣事,帶著妻兒匆匆趕往建甌市小橋鎮(zhèn)高門村老家吃“年夜飯”。一路迎面車輛飛馳而過,所遇路人急于腳下,沿路村莊張燈結彩,家家掛燈籠、貼春聯(lián),個個喜笑顏開,炊煙裊裊升起,帶著濃濃的年味撲鼻而來…… 黃善旺家鄉(xiāng)在閩北偏遠山區(qū),翠山綠竹,山水相間。駕車行駛在返鄉(xiāng)路上,腳下的石拱橋如月彎,倒映在雙溪河上,岸上的古樟伸展雙臂守在村頭,留下兒時喜鬧的記憶。 父親早早在村口等候,一聲“你來啦”,洗去旅途疲憊,鄰里的一聲聲問候,讓黃善旺倍感年的溫暖。 電話里老人早已描述過年的鋪排,掃房子,打糖糕,磨豆腐,殺雞宰羊,像一首耳熟能詳的過年快板。黃善旺放下行裝給父親打起了下手,貼窗花,粘門神,老宅換新裝,喜氣洋洋,好一派祥和年景。母親操辦了好幾天,正準備一桌滿滿的“年夜飯”,有炒白粿、煎年糕、清悶番鴨……煮山藥是父親的最愛,配上家釀“紅米酒”,老味入口涌心頭,各自講起一年的辛勞與收獲,兄弟姐姝子侄圍桌前,年味濃濃,下一道菜并是“春晚”。他早已用手機記錄下“舌尖上的春節(jié)”,拍下“全家福”與友人分享,獲無數點贊和祝福。 晚上,遠處升起的煙花點綴著夜色,陣陣油茶香飄來,家里燃起了茶枯,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在燒,鄉(xiāng)親們稱它“煉歲”,除去舊色,以備迎新;年終“封歲”,五谷滿倉,用紅紙貼在倉門;米缸等壇壇罐罐都放上紅包,名叫“壓歲”,不漏米,不跑財,嚴實過生活;整個村莊燈火通明,每家每戶都亮著燈,勤勞、憨厚的鄉(xiāng)親都在“守歲”,純樸、真摯地迎接新的一年,希望來年大吉大利。 家鄉(xiāng)有個習俗叫“開大門”,除夕夜十二點鐘之前,家家都會關上大門,同時嚴禁家人進出,以待吉利時辰開門迎福。今年開門時辰是“子時”,黃善旺父親早早備好供品,春晚的鐘聲響起時,點燭、焚香,放鞭炮,開大門,迎門神,以求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豬年走紅運……除舊迎新,爆竹聲不絕于耳,響徹整個山村。 過完初五,黃善旺踏上了新的征途,母親一路送到村口,這一刻他讀懂了“春運”,回家過年就像候鳥一樣南北遷徙,那是愛的招喚、心的歸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