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2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吳月芳 田米 黃曉燕 文/圖)最近兩天,花燈非遺傳承人們陸續交燈,用自己的巧手扮靚古城的大街小巷。 “泉州花燈”省級傳承人陳曉萍和女兒陳熙雅制作了一些關于“豬”的花燈。制作一盞花燈,從扎骨架到定型要近一周時間。今年陳家共制作25盞大小花燈,有一些已經提前送往藝術館。 “發財豬”是一只比小豬佩奇的皮膚還要紅的小豬。身上寫著大大的財字,披風貼滿銅錢,體態昂首挺胸,頭頂金元寶,一副神氣活現的樣子。還有一只“小飛豬”,整體看是一只小蜜蜂,細看卻是豬鼻子,萌萌的樣子,代表著春天的來臨。 此外,陳曉萍父女倆今年依然有做火鼎公婆、蟳埔女、惠安女的經典造型,不僅閩南元素,遵循傳統做法的花燈也能看到。還有“福祿壽三星”,各做成一尊大型的人物造型燈,笑容可掬形象生動。 陸續亮相的還有孩子們的花燈手作。 可愛的豬小妹、逼真的佩奇豬、寓意吉祥的“百福豬”……這兩天,由鯉城區實驗小學、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泉州市新隅小學、泉州市立成小學等6所學校的學生制作的少兒花燈陸續開始布設。今年,鯉城500多盞少兒花燈將在學校及周邊進行展示。 在臨江街道伍堡社區的宣傳長廊上,20盞形態各異的少兒花燈引人圍觀,它們都出自鯉城區實驗小學孩子們的巧手,這也是他們連續9年參與到元宵賞燈活動中。 走進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200多盞少兒花燈將南北兩個校區裝扮得格外喜慶。從2010年起,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制作花燈,孩子們不僅能將閩南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還能利用廢紙、舊布等各種材料,用創意制造驚喜。該校將在正月十三至十五(上午8:30~11:30,下午3:00~6:00)面向市民開放,市民可前往學校觀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