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詹國兵 林奧 李韌筠) “我們的工程隊已進軍印尼,目前正在加班加點建設蘇拉卡爾塔萬噸水泥廠的防腐保溫項目,整個項目都由我們負責?!笨绯鰢T3年,福建省仁宏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姚世俤言語中透著自信。 仁宏的巨變,是近年來南平延平區保溫企業緊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闊步發展的一個縮影。保溫行業起源于夏道鎮,經40年發展,躋身于國內行業翹楚,并抓住國家“一帶一路”機遇,在白俄羅斯、埃及等沿線國家謀篇布局。 闖出全國排頭兵 上世紀70年代末,夏道小鳩村掘得保溫行業第一桶金。 1979年,小鳩村村民張光烈等人經營村辦電鍍廠,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上海業務員徐澤民口中得知當時從事保溫行業的人很少,行業并不難,而且投資不大回報率高。這令曾經當過木工的張光烈怦然心動,他決定以電鍍廠的名義貸款4萬元闖一闖保溫行業。 不承想,他的這個想法在村里掀起軒然大波,遭到村民反對——4萬元當時在村民眼里是一個天大的數字,彼時,小鳩大隊一年分紅才1萬元,如果4萬元貸款打了水漂,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張光烈橫下決心,非干不可,他說服群眾、大隊后,以電鍍廠的名義與大隊簽了合同,約定大隊按產值的50%分紅。他和沈金泉等人帶著電鍍廠4男12女共16名工人,在廣東順德承接了一個糖廠鍋爐、管道的保溫工程。工程共300多立方米,張光烈等人一邊當學徒一邊當師傅,領著工人們精心施工。初戰很快告捷,投資5萬元,回報12萬多元,還清了貸款后盈利5萬元。 好消息傳回村里,村民欣喜若狂。大隊抽走2.5萬元,電鍍廠留成2.5萬元。山村沸騰了,全鎮沸騰了,原來山外的城市也有農民淘金的地方,村里很快成立南平市夏道保溫材料廠,越來越多的村民踏上保溫路。 7年后,因為水口水電站庫區建設,夏道成為重點淹沒區,該鎮失地農民轉產轉業,一時間,農民外出搞保溫呈現出千帆競發局面,帶動周邊鄉鎮農民出門闖蕩,人數呈幾何式倍增。 如今,夏道保溫成為全國行業翹楚。行業產值在80億元以上,帶動延平區夏道、爐下、太平等鄉鎮2萬多人創業,規上企業近200家,行業領軍企業30多家。 升級需要爬坡過坎 上世紀末,一度紅火的“夏道保溫”突遇寒冬。 延平區保溫信息交流協會會長李長華說,時過境遷,延平多數企業局限于主營管道防腐保溫安裝工程,建設部文件規定建筑安裝企業資質要重新認定,大部分保溫企業資質低,處于二三包“打工仔”地位,因資質等級低、科技含量低、人工費用高企和融資成本高等因素難以盈利。 而且,延平區保溫行業員工多數依靠鄉鄰親朋好友傳幫帶,同質化競爭互相壓價,企業用工成本居高不下。“普通工每天250元、技術工每天300元,加班雙倍計酬,食宿公司全包。河南等地保溫員工日均工資在160元左右,并按實際用工計酬,我們成本不占優勢?!毖悠絽^夏道保溫安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勇庭說。 近年來,隨著河南等省份保溫行業異軍突起,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延平保溫的地位岌岌可危。如在貴州省的保溫行業占有量從當初高峰時期的70%降為現在的30%左右。 “只要有工業建筑業存在就會有保溫業,當前保溫業已從狹義傳統主營管道防腐保溫向廣義的冶金、石化、船舶、航天、潛艇等領域設備管道和墻體屋面的保溫隔熱與防火隔音拓展,集防腐、保溫、隔熱、裝飾于一體的現代保溫產業是保溫行業發展方向,今后保溫業會向著節能環保、技術工藝更新的路子走?!崩铋L華說,保溫業已到一個關口,需爬坡過坎。 不能原地踏步不前,要在保溫主業上做加法,拓展機電安裝、建筑等領域,延伸上下游產業鏈。仁宏在業內第一個吃“螃蟹”,2010年5月,公司在南平第一家拿到保溫防腐專業承包一級資質,2017年機電安裝資質由二級升為一級,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百Y質有賴于公司100多名高級工程師,他們作為技術骨干支撐著企業。招投標要看企業資質,如果沒有環保資質,像電廠里面脫硫脫硝的項目就無法承接。所以,資質是一個企業實力的證明?!币κ纻d說。 短短兩年多,如仁宏一樣,延平保溫企業紛紛升級,具備一級專業承包資質的從1家發展到25家?!巴ㄟ^3~5年努力,力爭做到本土保溫企業全部達到有資質等級,其中80%以上達到一、二級。”李長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