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育千億產業集群 ●創新型寧德建設扎實推進 ●中心城區加快“東擴面海、北展南移” ●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 1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及千億產業集群推進計劃情況。 “十三五”以來,創新型寧德建設扎實推進,時代新能源獲批創建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我省近20年來第二家,一批省級創新平臺加快創建;不銹鋼新材料、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快速培育壯大,搭起了寧德產業的“四梁八柱”,到2020年產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中心城區加快“東擴面海、北展南移”,面積拓展到34平方公里,全面啟動了三都澳新區建設,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持續增強。鋰電新能源小鎮被推薦為全國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海協作持續深化,杉杉科技一期、屏南新能源汽車材料一期等一批協作項目加快落地建設,鄉村振興開啟新征程,城鄉區域聯動發展格局逐步形成。在全省率先開展空間規劃編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95.3%,森林覆蓋率達67.96%,環境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寧德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軍民融合、扶貧開發綜合改革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一口受理、同步審批、限時辦結”并聯審批機制,商事制度、農村產權、國企改制、醫改、電改等專項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累計簽約項目541項,總投資2940.65億元。連續3年在省政府促就業考核中獲得優秀,基本養老、醫療等保障制度持續擴面提質;精準扶貧“寧德模式”不斷拓展深化,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3.02%下降到0.028%,實現現行國定扶貧標準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在千億產業集群推進計劃方面,根據全市產業發展基礎、主導產業規模、產業鏈配套等情況,優選鋰電新能源、不銹鋼、新能源汽車、銅鋼及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發供電、電機電器、食品加工、合成革、生物醫藥與海洋高新、物流、旅游、數字經濟等8個主業突出、特色明顯、成長性好的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和發展。到2020年,力爭培育形成若干個產值(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重點產業集群和一批產值(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區域特色突出、結構明顯優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中央駐閩新聞機構、省內新聞媒體、省直駐寧媒體和市直媒體,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等參加發布會。(記者 楊洋 實習生 吳昌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