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一名26歲男子隱瞞美容院中介人身份,騙6名女網友到美容院購買昂貴的美容療程,從中收取美容院約7萬元回扣。24日,他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160小時社會服務令,并要將涉案的超23.8萬元(港幣,下同)款項交還事主。 據報道,被告黃某(26歲),外形俊朗。案情稱被告在2017年5月至9月期間,通過交友程序與不同的女網友約會,并在首次見面時,自稱是美容院熟客,可享優惠等,請她們到旺角和銅鑼灣的美容院試做美容療程。 但其后美容院職員不斷向女事主瘋狂推銷過萬元的美容療程,被告也會暗中協助推銷,當女事主購買昂貴的美容療程后,被告即與事主斷絕聯絡。 數月間,被告隱瞞其美容院中介人身份,一共騙6名女事主到美容院,各簽賬1.7萬元至8.2萬元,共計超23.8萬元,他則獲得約7.1萬元傭金,各事主其后向香港海關舉報,稱有人涉嫌以不良營商手法銷售美容療程服務,事件終被揭發。 被告此前承認6項向消費者作出屬誤導性遺漏的營業行為罪,辯方24日求情稱,被告的背景和社會服務令報告積極,也已將6名事主的損失共超23.8萬元存交法庭作為賠款,感化官建議采取中度時長社服令。 裁判官采納感化官建議,判被告160小時社會服務令,及將涉案的超23.8萬元款項交還事主。 該案件,是自2013年《商品說明條例》修訂以來,首起涉及商戶在銷售美容服務中“未能表露其商業用意”的定罪個案,海關歡迎法庭裁判,相信會有極大阻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