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1月24日電 (韓星童)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外交部駐港公署)24日舉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開放日活動,邀請1800多名來自香港逾50所學校的師生及各界青年參加,以幫助其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外交故事。有香港學生參觀后坦言,日后想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外交官。 開放日除了舉辦中國明清文物展、“領事保護知識話你知”等活動外,還設有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泉州刻紙和提線木偶演示,并由外交部駐港公署的廚師展示廚藝,為來賓準備四川涼粉、牛肉拉面等中國地道小食。 當日,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謝鋒出席活動并致辭稱,這是公署首個面向?qū)W生和青年的開放日,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來賓了解公署、感知外交并心系國家。 謝鋒強調(diào),外交部駐港公署始終以香港青年為友,通過“外交進校園”“外交之友”夏令營等品牌活動,積極推動香港優(yōu)秀青年赴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任職或?qū)嵙暋K硎荆磥砉鹨矊⒗^續(xù)為香港青少年參與外交創(chuàng)造機會,為其融入國家發(fā)展搭建平臺。 就讀于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的張郡瑄便被泉州刻紙吸引,在技藝師的指導下一刀刀臨摹刻出一個復雜的祥云圖案。 從小學習繪畫的張郡瑄對中國傳統(tǒng)工藝及藝術品都很有興趣,學習刻紙技巧之余,也留心向技藝師請教其背后的文化傳統(tǒng),“我一直以為春節(jié)貼窗的窗花是剪出來的,問過師傅才知道原來也有不少是通過這種刻紙的方式制作出來”,這讓她甚感新奇,也坦承這次活動令她受益匪淺,“不論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還是明清文物,都拓寬了我對藝術的認知”。 香港特區(qū)政府入境事務處學員黎彥珺在參觀陳列的領事保護知識后,對記者肯定外交部駐港公署為香港所作貢獻,她還回憶起2010年21名香港游客在菲律賓遭劫持時,外交部駐港公署開展了應急處理并在后續(xù)談判協(xié)商階段做了大量工作。在黎彥珺看來,外交部駐港公署為喜愛旅游的香港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和便利。 在活動中,外交官給年僅11歲、就讀于天水圍官立小學的劉秀蓮留下了“親切、有能力”的深刻印象,“他們辛苦地維護著在外國的香港市民,是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她稱,自己萌生了成為他們中一員的理想,“我也想成為一個有用的外交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