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8日在網志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香港將會面對兩個“老大難”問題,即土地和人手不足的挑戰,除了未來40年需興建1200家資助養老院外,更預計香港到2041年需要多3倍的個人護理員。羅致光認為,要減輕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種種壓力,其中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鼓勵市民及機構多善用樂齡科技。 據報道,羅致光18日表示,興建一家資助養老院最快需時7至10多年,形容要興建1200家的目標遙不可及,盡管找到足夠的土地興建養老院舍,仍會遇上人手不足的困難。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資助養老院平均有約18%的個人護理員空缺,而目前過半數的護理員已年過50歲。因此,預計到2041年,香港將需要多3倍的個人護理員。 羅致光認為,要減輕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種種壓力,其中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鼓勵市民及機構多善用樂齡科技。除可以降低老人因認知能力及機能衰退所帶來的不便,也可以提升護理員的工作效率,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專注工作,抽空與老人和殘疾人士加強交流和互動。同時,樂齡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可以減少護理員的勞損,讓他們工作更為稱心。 為了推動香港對樂齡科技的應用,特區政府計劃在2018年12月推出10億元港幣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支持服務機構購置/租借或試用科技產品,預計有1260家服務單位受惠。而22日起,連續4天的“第2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將向大眾展示從香港及海外搜羅的樂齡“法寶”,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