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龍巖11月18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道 昨日恰逢周末,前往龍巖市武平縣新晉網紅菊花海“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一團團、一簇簇美麗的花骨朵兒,給人們留下了美妙的回憶。 這片美麗的花海,距離武平縣城11公里,位于全國林改策源地、全國第一本新版林權證誕生地——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因此這鮮艷欲滴的寒菊也被人們賦予一個特殊的名字“林改菊”。 在過去,捷文村的祖祖輩輩靠山吃山,讓全村差點成了“寡婦村”,10多年來,敢為人先的捷文村民探路綠色發展,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村民更富了,村莊更美了,昔日的窮山村變成美麗新村。 今年1月15日,中央辦公廳向福建省委辦公廳轉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捷文村群眾來信的重要指示:“得知通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村里的林子變密了,鄉親們的腰包變鼓了,貧困戶們也都脫貧了,感到很高興。希望大家繼續埋頭苦干,保護好綠水青山,發展好林下經濟、鄉村旅游,把村莊建設得更加美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武平梁野大地。1月22日上午,武平縣委召開常委會,將捷文村確定為該縣鄉村振興示范點。當天下午,縣領導和縣直單位負責人前往捷文村,與當地干群代表,共商新時代與持續深化林改、加快鄉村振興的舉措。2月23日,武平縣下發《“鄉村振興·美麗捷文”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該村鄉村振興的目標和方向。 “我們將持續深化林改,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美麗捷文’建設項目,著力將捷文村打造成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遠近聞名的改革村、小康村、富裕村,全國有名、全省全市有位的鄉村振興示范點。”萬安鎮黨委副書記王叢林說,“鄉村振興·美麗捷文”建設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分三年實施,今年計劃投資的2000萬元已到位。 據介紹,“鄉村振興·美麗捷文”建設項目將捷文村發展規劃布局為“一景、兩帶、三基地”。“一景”,即打造林旅結合的鄉村生態游景區;“兩帶”,即打造農業觀光帶和特色景觀帶;“三基地”,即打造森林康養基地、林果采摘基地和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結合村莊發展優勢,美麗捷文項目主要有三個方面,包括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林下有機靈芝基地、草珊瑚基地等一批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芙蓉李、野菊花等一批林下采摘基地,標準溫控大棚等一批現代觀光農業示范基地,扶持發展養蜂大戶;發展鄉村旅游,建設游客集散中心、生態停車場和旅游公廁,建設國家森林步道捷文村至石徑云梯段,打造“森林人家”和民宿;完善村莊建設,實施村道改擴建、生態護岸建設與溝渠整治、環村休閑慢道、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對全村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并實施村核心區域桿線遷移、下地項目等。 “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用實際行動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決心在鄉村振興中繼續走前頭、當標兵。”一路見證捷文村發展變化的原黨支部書記鐘泰福說。捷文村示范點確定后,縣鎮村三級快馬加鞭,立即組建機構、明確分工,加強項目對接,扎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截至目前,捷文森林特色小鎮的林改廣場、游客集散中心,環村道路擴建、環村慢道等一批子項目正加快建設,村部前的15畝菊花燦爛地盛開,每天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國家森林步道、生態停車場、智能溫控大棚等一批項目即將開工”。捷文村今年新上任的黨支部書記李財林信心滿滿地說,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座更加美麗的森林特色小鎮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