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24日披露,2017年存保制下香港市民總存款2.197萬億元(港幣,下同),年增8%。按香港超744.89萬人口計算,人均約29.5萬元。調查顯示,有存錢習慣的市民每月平均存7000元,市民認為存折要有72.5萬元才心安。 據報道,香港存保會2018年8月以電話訪問超過1000名成年人,再向221名全職家庭主婦進行深入意見調查。24日公布調查的結果顯示,70%受訪港人有存錢習慣,每人每月平均存7000元,超過26%受訪者每月存錢更超過1萬元。按年齡層劃分,以30至49歲的香港人每月存錢最多,達8537元。 至于存錢的原因,37%受訪港人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25%表示是為了準備退休。此外,分別有8%與5%受訪港人是為了買房與旅游。 此外,調查顯示,在超370名受訪全職家庭主婦中,有存錢習慣的只有52%,她們每月平均存為4000元。約1/3受訪家庭主婦表示有存私房錢,平均每月存私房錢的金額則為3500元。 至于沒能養成存錢習慣的30%受訪港人,其主要原因依次為入不敷支(39%),無收入(32%)或收入太少(19%)。調查結果指出,不少沒有存錢習慣的市民并非不想存錢,而是在生活成本高的情況下,他們沒有足夠財力存錢。 另一方面,普遍香港人認為有72.5萬元存款才能獲得足夠安全感。至于全職家庭主婦則認為有50萬元才有安全感。 對目前擁有的存款所帶來的安全感,平均評分為55.5分(高于50分表示比較有安全感),家庭主婦平均54.5分,但同時有21%的受訪者,評分達80分或以上。 存保會主席許敬文24日表示,按照香港持牌銀行提供的申報表計算,2017年受存保計劃保障的成員銀行,持有的相關銀行存款總額為2.197萬億元,按年增長8%。按特區政府統計處香港最新人口744.89萬計算,即人均銀行存款約29.5萬元。 許敬文建議市民如有較多資金,可以存放于多家銀行,因為存款保障制度對每個存戶保障限額是50萬元,若存款人有2家銀行的存款賬戶,最多100萬元保障,如此類推。 他又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將定時檢視存款保障限額,并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標準審視(按:IMF要求存款保障限額能夠保障80%至90%的存款賬戶)。他提到虛擬銀行也在存款保障范圍之內,但儲值支付工具則不屬保障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