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公布2018年福建省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名單,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名列其中。一個閩西山區小城如何獲得力挺? 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管委會項目部主任邱林金說,在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歷史、客家、紅色、生態四大文化和景點相融,通過頗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觀感和體驗,讓游客感受長汀特有的韻味。 歷史文化名城再現新活力 近日,在長汀古城標志性建筑之一的三元閣旁,幾位老人正在彈唱山歌,旁邊有人隨著歌聲起舞,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另一處古城墻下,一位大爺坐在縫紉機旁,踩著踏板熟練地縫制衣服。在他的不遠處,汀江緩緩地流著,游客不時停下腳步,迎風入懷。 自唐代以來,長汀是州、郡、路、府的所在地,也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悠久的歷史為長汀留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如唐宋古城墻、三元閣、四大古街等。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長汀也有著豐富的紅色景點和舊址群。1994年,長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如今,這個地處閩西邊陲的小城,憑借著厚重的歷史和人文底蘊,煥發出新的活力。以“一江兩岸”旅游景觀工程、南大街肖屋塘、“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重建臥龍書院、五通街立面改造、總兵府室內布展、東門牌樓及福音醫院門坪改造等7個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于近期被評為2018年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這是繼2016年汀州電商物流城項目之后,長汀縣被認定的第二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根據 《福建省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認定暫行辦法 (修訂) 》,示范區主要發展形態包括現代物流園、電子商務產業園、旅游文化休閑區、現代專業交易市場等。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正是作為旅游文化休閑區來申報。 長汀縣第三產業辦公室負責人王紹遠告訴記者,去年12月,當地成立了“長汀縣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服務業聚集區”申報省級服務業聚集示范區領導小組,由縣發改局作為管理和牽頭單位,古韻汀州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建設業主單位負責實施和申報工作。此后,當地對縣域境內的各類旅游資源進行了組團整合及旅游線路的布局,將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景點、客家文化、紅色旅游、生態綠色旅游進行串聯和整合優化,改造并提升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業態形式,并與周邊縣市的旅游景區景點構成良好的旅游互動服務。 四大特色文化與景區交融 《福建省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認定暫行辦法(修訂)》規定,在旅游文化休閑區這一形態,要以4A級以上旅游景區、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特色文化街區為載體,以游客為服務對象,挖掘福建特色文化內涵,拓展傳統旅游觀光功能,提供多元旅游經營活動的綜合性集聚區域。 而“特色”也正是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的關鍵詞。“光有建筑的空殼,沒有文化的融入,游客看一眼就走,這樣的旅游景區是沒有競爭力的。”邱林金說,在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不僅有老房子和老街區,歷史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四大文化均有顯現,并且融入7大項目當中,讓游客來這里就能夠感受和體驗長汀特有的風土人情。 在歷史文化上,游客可以走上唐宋古城墻,親自感受歷史的厚重。古城墻的一邊還裝有寫著不同姓氏的燈籠,燈桿上印有二維碼,游客只要通過手機掃碼,就能看到關于這個姓氏的歷史淵源和故事;在核心區內,建有“八喜館”,展現客家人的八種喜事和慶祝方式,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汀公嫲吹”、客家刻紙龍燈等的展示和表演;紅色文化上,有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福音醫院、“紅色小上海”等舊址群;圍繞著汀江有“一江兩岸”旅游景觀工程,而汀江的河堤護岸均用鵝卵石砌起,保持自然的生態。 “旅游核心區內的景點大都可以串聯起來。游客進入核心區后,可以連貫地到各個景點游玩,同時,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配套設施也在核心區周邊范圍內進駐,為游客做好保障和服務。”邱林金說。 目前,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部分項目仍在有序實施推進中。古韻汀州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范壽昌表示,除了正在推進的項目,在旅游文化產品、影視等方面的延伸也在同步進行。 “修舊如舊”重現歷史風貌 走進長汀南大街肖屋塘,修建的聲音不時傳來。這條歷史街區的兩邊有不少客家元素的老房子,也有一些后來建起的民房。邱林金說,街區的改造將會對老房子進行修繕,對現代民房的外觀也會進行建筑風格的統一,讓老街重現歷史風貌。 街區的旁邊,有幾座看起來歷史頗久的建筑。木質的柱子看上去有風雨侵蝕的痕跡,梁上的木雕畫栩栩如生但也顯得有些陳舊,有的木門呈現出久曬過后的淺黃色。“這是重建臥龍書院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12640平方米,設有講堂、龍學館、迎賓館、藏書閣等主體建筑及園林綠化景觀和沿街商鋪。這幾座看上去很老的建筑都是新建的,我們把它做舊,讓它富有歷史感。”邱林金介紹。 在長汀歷史名城旅游核心區,采取“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建筑進行修繕和建設。像臥龍書院的藏書閣、迎賓館等建筑主體,采用客家元素的建筑風格進行設計,使用本地手工制作的古建專用青磚及本地杉木等材料建造,而部分材料及室內木雕畫等,一部分找人工雕刻后做舊,還有一部分由項目工作人員到當地舊料市場上“淘”來。“你讓我現在去分辨哪個是舊料,哪個是現在雕刻的,我還真的分辨不出來。”邱林金笑言。 除了對歷史建筑“修舊如舊”,長汀還在核心區內全面修復原蘇區“紅色小上海”時期的特色沿街建筑群。據了解,項目建成后,“紅色小上海”每年可接待各類旅游人員100萬人次以上。 據統計,2017年,長汀旅游人數達288.97萬人次,省內游客來源主要集中在廈門、漳州等地,省外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西等地。王紹遠說,今年初以來,來長汀旅游的人數正在不斷增長,而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核心區獲評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后,能夠加快長汀縣從旅游景區向旅游經濟區的轉變,對提高長汀旅游知名度、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