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巖市紅色文藝輕騎兵「百鎮千村」文藝服務活動啟動儀式龍巖市文廣新局供圖
東南網龍巖9月12日訊(記者 李凌生 通訊員 羅先秀 溫連光)9月6日晚,一場特殊的文藝演出在新羅區東肖鎮鄧子恢故居前舉行,嘹亮的歌聲、歡快的舞蹈、精彩的器樂演奏吸引了十裏八鄉的村民。活動中,龍巖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詹昌建為15家協會授紅色文藝輕騎兵旗,這意味著,由中共龍巖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龍巖市紅色文藝輕騎兵「百鎮千村」文藝服務活動正式啟動。
近年來,龍巖市委市政府在文化建設中落實部署、持續作為,通過大力支持相關文化機構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打造當地特色群文活動品牌等舉措,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新龍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撐。

「周周有戲」文化下鄉活動現場
「周周有戲」育戲迷
最近,61歲的徐瑞華一有空就往龍巖市漢劇團排練場跑。作為一名戲迷票友,徐瑞華到漢劇團排練場不僅是為了欣賞漢劇,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年底一場大賽做準備。
「12歲的時候就喜歡看木偶戲,木偶戲唱的就是漢劇?!斃烊鹑A是新羅區萬安鎮的村民,從小就喜歡漢劇,後來木偶戲衰落,身居山村的他再也沒聽過漢劇。後來,孩子長大成家,他跟著來到新羅中心城區安享晚年。2013年,龍巖市漢劇團推出「周周有戲」文化惠民工程,徐瑞華成為第一批忠實觀眾。
「除了有其他重大演出安排,我們堅持每周至少為市民貢獻一場戲?!睋垘r市漢劇傳習中心主任劉佳柳介紹,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傳承和發揚傳統漢劇藝術的魅力,2013年開始,龍巖開展了「文化惠民·周周有戲」活動,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每周在閩西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演出閩西漢劇、歌舞、曲藝及小品?!把莩龀殺靖?,沒有政府的支持肯定不行。」劉佳柳說,「周周有戲」堅持零票價,為了支持這項惠民工程,省市相關部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對演出給予每場1萬元至1.5萬元的補貼。
「政府出錢,百姓看戲」的模式很快取得效果。每周五晚上到漢劇團看戲成為許多市民的周末固定節目,而徐瑞華也是其中一位。由于劇團離家近,徐瑞華即使在平時也溜達到排練場聽戲,久而久之,他竟泡成了戲迷票友。2015年,漢劇團舉辦了戲迷票友演唱會,徐瑞華第一次登臺獻唱?!拔冶話才旁诘?場,當時唱的是《百裏奚認妻》片段?!敝?,徐瑞華頻繁參加各種戲迷票友大賽,還得過不少獎。上月19日,他專程前往廣東大埔,參加當地一場「漢劇大家唱」比賽,榮獲月賽一等獎,「年底就是聯賽了,我得找專家指導一下」。
「和剛開始比,觀眾確實多了很多?!眲⒓蚜嬖V記者,如今常來看漢劇的「老戲迷」有幾百人,除了中老年,也不乏年輕人甚至小孩?!拔姨貏e喜歡漢劇的唱腔,還有戲曲裏講的故事?!?2歲的王一騰一直是「周周有戲」的忠實觀眾,她還為此專門組建了一個漢劇愛好者微信群。後來,她被調到永定區坎市鎮從教,由于工作原因無法觀看每周五的演出,但仍然盡量抽空參加漢劇團為戲劇愛好者舉辦的其他活動。
「我們現在大約一年復排1~2臺老戲,兩年左右創作一臺新戲?!眲⒓蚜f,「周周有戲」不僅培養了大批觀眾,也為演員表演與創作提供了平臺和動力,他希望通過創作更多文藝精品,引導民眾走下麻將桌、酒桌,走進劇場。

「周周有戲」漢劇文藝表演《三拜花堂》。
群眾文藝掀熱潮
9月5日晚,「舞動巖城」廣場舞蹈大賽新羅賽區在街心廣場正式開賽?;顒蠅F場,22支廣場舞代表隊展開了一場歡樂、健身、全民參與的大對決,參賽隊員盡情綻放著自己的風采。作為文化龍巖2018年群文十大活動之一,除了新羅,「舞動巖城」在各縣(市、區)也已經開始了初賽選拔。
「群文活動,顧名思義就是群眾文化活動。」據龍巖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林學進介紹,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龍巖市于今年5月下發《文化龍巖2018群文十大活動總體方案》,對活動項目、機構工作、開展時間、經費保障等進行了統籌安排。
6月10日,盡管細雨綿綿,新羅區白沙鎮霍溪兩岸依然人頭攢動,當天舉辦的海峽兩岸(新羅)青年龍舟文化節吸引了來自臺灣的3支隊伍及漳平市、新羅區5支代表隊共180人參賽。除了龍舟賽,活動還安排了舞龍舞獅表演、山歌對唱、采茶燈表演,以及極具地域特色的竹馬燈項目。
「十大群文活動的十個活動項目,由市級四項活動和七個縣(市區)自選一項群眾文化活動組成。」林學進說,群文活動應該立足本土文化,因此,方案要求各縣(市、區)根據各自的區域特色,自主策劃一項有廣泛群眾基礎、區域性強、群眾喜聞樂見的單項藝術門類活動,如新羅的龍舟賽、上杭的山歌、連城的青獅爭霸賽都很有當地特色。
7月8日,2018「網易雲音樂·龍巖聲態度」總決賽在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完美收官,現場座無虛席,共同見證了12強選手巔峰對決。據悉,本屆音樂比賽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從海選賽開始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與支持,共吸引了200余名音樂愛好者積極參與,也在巖城掀起了一波音樂熱潮??梢哉f,這是文化龍巖2018年群文十大活動中最具時代感的活動項目。
「群文活動不一定精,但一定要廣?!痹诹謱W進看來,不同年齡層次有不同年齡的品位和需求特點。如果說,「網易雲音樂·龍巖聲態度」活動吸引了大批青年的目光,那麽「舞動巖城」無疑是中老年的最愛,除此之外,即將啟動的《兒歌全家總動員》則是專為少年兒童準備的文化大餐,「不僅為孩子提供一次鍛煉的機會,也給家長和孩子創造更多相處和交流的空間」。
文藝下鄉成常態
9月6日,龍巖市紅色文藝輕騎兵「百鎮千村」文藝服務活動在新羅區東肖鎮正式啟動。9月7日上午7點,龍巖市山茶花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佳佳就帶著劇團裏的幾個演員,踏上了下鄉的路途。作為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之一,大池鎮黃美村是他們「送戲下鄉」的第一站。
「包括司機和音控人員總共12個人,一輛車?!鼻窦鴨迅嬖V記者,當天他們為村民們準備了10個節目,「從老鄉炙熱的目光裏,可以看出他們對文藝演出的歡迎」。上午演出結束,邱佳佳一行在路邊的餐廳吃完工作餐,在車裏休息一陣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演出地點。
「紅色文藝輕騎兵『百鎮千村』文藝服務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書畫下鄉、攝影服務、作家采風、文藝培訓等形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到千家萬戶,這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文化項目?!餅垘r市文廣新局社文科科長張永輝說,為了支持這個項目,市裏專門下發文件統籌推進,依托國有文藝院團、民間文藝團體、各協會和廣大文藝志願者隊伍,結合實際、精心組織文藝隊伍,精心選擇文藝形式,精心安排文藝服務內容,「市直文藝服務隊伍每年活動場次不少于100場,各縣(市、區)每年活動不少于50場次,保證活動長期堅持、常態開展」。
「不出門就可以看到質量這麽高的文藝演出,還有專業攝影師給我們拍照,確實非常好?!奔t色文藝輕騎兵「百鎮千村」文藝服務活動啟動的當天,東肖村民鄧立金觀看了書法家現場揮毫後,又全程觀看了文藝演出。他高興地說,啟動儀式放在鄧子恢故鄉舉辦,有著特殊意義,為此他感到自豪和榮幸。
「人民群眾對文藝有著迫切的文化需求,送文藝下鄉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張永輝介紹說,這些集中服務活動將持續到2019年3月份,其間,全市223支紅色文藝輕騎兵隊伍,將深入各縣(市、區)革命基點村、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貧困地區和邊遠山區,為廣大人民提供文藝演出、書畫下鄉、攝影服務、作家采風、文藝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文藝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