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港澳臺媒體及學者認為,居住證政策將便利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生活、工作等,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加強人才流動,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港商學子將受益,生活更便利 《香港商報》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北上發展的港人已占據香港相當大的人口比例。近年兩地聯系合作越來越緊密,未來前往內地發展、定居生活的港人會越來越多。此次居住證新政是拉近港澳臺人士與內地(大陸)居民“同等待遇”的最好體現,在便利港人北上發展措施上實現了重大突破。 香港《星島日報》采訪了兩位在內地從事生意的港商,兩人均對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推出給予積極評價。在東莞從事貿易生意的林先生表示,居住證為港人北上工作及生活帶來很大方便,不僅乘坐交通工具更便利,還可以省卻以往在內地銀行開戶時遇到的麻煩。 在內地從事茶葉生意超過20年的陳國璋表示,居住證新政令自己終于有機會享受內地人的福利,例如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香港《明報》發表文章指出,有就讀內地大學的港生認為,新措施便利生活,如果居住證未來能確保港生在內地獲得同樣的醫療保障和公積金,可推動港生留在內地工作;還有住在深圳、每天跨境到香港上學的中學生說,居住證能避免因無內地戶籍而產生的生活麻煩。 《澳門日報》援引澳門學聯會員大會主席李兆祖的話表示,推出港澳居民居住證后,將令在內地求學或居住的澳門學生生活更便利,希望可以讓9月入學的澳門新生也能申請,讓這批學子能及早用得上居住證的功能。 吸引更多港澳臺同胞到內地(大陸) 《新華澳報》在評論文章中指出,由于樣式基本相同,持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可以適應內地(大陸)的銀行、電信、鐵路、民航、旅店等領域,普遍配備的適應內地(大陸)居民身份證的設施系統,快速方便使用。更重要的是,港澳臺居民可以享受多項基本公共服務福利,這將吸引更多的港澳臺同胞到內地(大陸)創業、工作。 臺灣“中央社”援引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的話表示,對在大陸生活的臺灣民眾來說,申辦居住證會為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可能會進一步讓已經在大陸就學、就業的臺灣民眾產生在大陸長期居留的想法。 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稱,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王昆義指出,隨著大陸經濟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到大陸工作與生活。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推出,讓臺胞可以更加融入當地社群,這對大陸實現“善治”的目標更進一步。 香港《星島日報》認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制度讓在內地(大陸)居住、工作或求學的港澳臺人士可以在多方面享有與內地(大陸)公民同等的待遇和便利,大有助于促進兩岸四地民間融合,通過社會生活層面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更有實效。 ![]() 資料圖:內地年輕顧客在香港屯門一家母嬰用品商店用微信支付付款。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移動支付發展備受關注。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助推大灣區建設 加強人才流動 香港《星島日報》報道稱,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出,未來港人使用居住證在內地開銀行戶口及電子支付,方便程度會與內地人看齊,可在內地享用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福利。之后公布的大灣區發展規劃能令內地與香港關系更進一步,令港人在大灣區內工作生活更方便,為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和機遇。 《澳門日報》援引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的話表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的出臺,充分體現到中央對港澳臺同胞的關懷,這對促進港澳臺與內地(大陸)融合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相關便利的出臺,將會大大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人才流動,為日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打下人才基礎。 馬有禮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在人員流動方面已初步理順,隨著未來適當優化,相關政策便可發揮最大效果,使大灣區成為人才匯聚、經濟發展高度蓬勃的地區。 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指出,港澳臺居住證政策讓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獲得與內地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和便利,有關政策讓港澳居民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國家的一分子。在國家支持下,澳門青年將得到更多的發展和機遇,前景廣闊。 何少金認為,總的來看,新政高度體現中央對港澳臺居民的重視,相信未來將吸引更多港澳臺居民赴內地發展,尤其投身到大灣區建設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