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極拳(劍)比賽中,不僅僅是動作,選手們的表情與神態也是重要的考量標準。 八月的清晨,雖說已過立秋,四周空氣卻依舊濕熱。6時許的酈景社區,路上少有行人,一陣配樂緩緩響起,8名身著紅衣的運動員在教練陸榮光的帶領下正在練習42式太極拳。 “勾腳、穩住、再邁步,不要趕,松胯、腰帶出來……”一招一式陸教練都要嚴格認真地為隊員們一點點地糾正。本屆老健會,這8名來自蕉城區老體協的運動員將代表我市參加省第十屆老健會42式太極拳(劍)項目比賽。 42式太極拳(劍)競賽套路是在傳統太極拳套路的基礎上吸收其技術精華而形成的。其內容充實、風格突出、動作規范、結構嚴謹、布局合理,且具一定難度,符合競賽規則要求,因而具有競技性。整個套路的編排符合人體生理特點,有利于身心健康,符合現代體育科學的要求,特別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 “今年老健會太極拳(劍)只有團體比賽,其中項目包括42式太極拳、42式太極劍以及傳統太極拳自選三項。”陸榮光介紹道,8名隊員都是我市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選手,目前對動作的掌握已經十分熟練。 作為一支載譽滿滿的隊伍,參賽的不少隊員大多曾在比賽中獲獎,按照隊員黃振英的描述便是“家里獎牌都一堆了”。“太極拳(劍)不像其他的比賽項目,需要長年的積累練習才能讓每一個動作做得到位、美觀,在我們的隊伍里練習太極拳(劍)最短的一名隊員也有十個年頭了,但面對即將到來的老健會,大家絲毫不敢懈怠。”黃振英說。 太極拳(劍)在國內普及程度高,民間高手眾多,要想在家門口取得佳績,難度可想而知。“體育是騙不了人的,實力決定一切,盡管咱們是東道主,如果沒有實力做保證,想取得好成績非常困難。”陸教練說。 “目前,我們的訓練任務很重,每天都要訓練,風雨無阻,有些隊員在本屆老健會上還不止一個項目。隊員們都上有老、下有小,能堅持訓練很不容易。”陸教練感慨道。 61歲的湯益馨是上有老的典型代表,長子、長婿的雙重身份使得他與妻子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照顧家中四位老人的責任。四位老人最小的也已84歲高齡,都需要他的照顧,所以湯益馨只能寧德、周寧兩地奔波。 離11月6日的比賽時間越來越近,湯益馨把重心放在了訓練上,對于家里老人只好厚此薄彼。“沒辦法,這是集體的榮譽,我不能拖后腿,為了比賽只能這樣了。” 同樣兩頭奔波的還有陳曉邃,他為的則是自己的孫女。孩子工作忙,接送孫女的工作就落在了他的肩上。每天早晨六點開始訓練,到了七點陳曉邃便“抽空”回家送孫女上學,半小時后再趕回訓練。 接受完采訪,稍作休息,隊員們在陸教練的指導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練習。這群意氣風發的“大齡運動員”正努力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老健會,爭取得到好成績。(記者 鄭凱 實習生 郭金銘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