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溪流經莆田市區。 ![]() 木蘭溪流向圖 東南網8月16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愛玲 林劍波 通訊員 許武 文/圖)是溪流,是江河,無需更名;論大小,論長短,不必丈量。她,化水為乳,滋養著一座“古府新市”;她,以血為脈,成就了一座“文明新城”。這里屹立著千年長堤、百代雄陂的治水傳奇,她就是莆田木蘭溪。 去年,在全國首屆“尋找最美家鄉河”大型主題活動中,木蘭溪榮獲“最美家鄉河”稱號,為我省唯一。長期以來,作為福建水利“五江一溪”并列概括中的“一溪”,木蘭溪以其獨特的歷史意義和對地方的突出作用,被當地人們親切地喚為“母親河”。 山氣郁蒼蒼,江流去漫漫。木蘭溪由九十九座山的三百六十條溪澗水匯流而聚,從仙游縣西苑鄉仙西村黃坑頭的一座山包里濫觴,自西北向東,流經仙游縣、城廂區、荔城區、涵江區,將興化平原分割成南北兩部分,最終匯入興化灣、臺灣海峽。 自宋治平元年(1064年)始,歷時二十載,幾代人先后三次筑陂治理水患,終于在宋元豐六年(1083年)筑陂成功,名為“木蘭陂”。外御潮汐之沖,內蓄膏澤之潤,這座“海岸長城”成為當時我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老壩工程之一,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嘩然水聲喚起文明的喧嘩。木蘭陂灌溉出沃野千里,造就了“小上海”涵江的繁華、古邑荔城的雄渾,開啟莆田邁向海洋的對外經濟和貿易,孕育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這條莆仙大地上的經濟動脈、歷史文脈、交通要道流經歲月之河,而今更體現出還美于鄉、還富于民的景象。 勇立潮頭謀發展。如今,木蘭溪煥然一新,徹底結束了“福建全省唯一一座洪水不設防的設區市”的歷史,還成為全國首條全流域治理水系,是百萬莆田人民的生命之水、安全之水、生態之水,以溪流的恭謙之懷抒發江河的浩然氣度! ![]() 木蘭溪源石碑 ![]() 木蘭溪上游生態景觀 ![]() 仙游夜景,溪與城交相輝映。 ![]() 木蘭溪入海口塔仔塔 ![]() 趕海人 ![]() 東甲晨光 ![]() 金鳳橋 ![]() 石碼橋 ![]() 梅妃故里 ![]() 各地攝影記者聚焦木蘭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