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昨日獲悉,光澤縣無害化處理中心項目日前簽約。這個項目主要是將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避免病原體蔓延擴散,防止發生公共衛生事件,項目建設已列入省政府2018年畜禽污染整治項目投資工程包,計劃總投資1.1億元。 近年來,光澤縣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實施并聯審批、全程代辦、重點項目會商、容缺后補等機制,項目審批時限在原承諾時限基礎上再壓縮30%以上。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不少投資商到光澤“筑巢”。 鄉賢回歸 外地商會當“紅娘” “我們縣招商引資注重發揮外地商會的作用,加強密切聯系,積極引導外地企業家回鄉投資。目前已有福州、杭州、義烏等地的商會8個項目落戶光澤,總投資約11.5億元。”光澤縣招商局負責人孔文宇說。 近年來,在外的光澤籍領導干部、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社會知名人士越來越多,光澤縣充分發揮他們“接觸對象多、社會聯系廣、人緣關系好、各方面信息靈”的優勢,邀請他們回來探親訪友、考察訪問、投資興業,吸引了更多的項目、資金和人才回歸,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2017年底以來,光澤縣先后舉辦了首屆中國(光澤)生態食品產業研討會、鄉賢名士振興鄉村發展懇談會、全國第二屆重樓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共邀請了百余名在外知名鄉賢參加,為鄉賢們了解家鄉、投資回報家鄉搭建平臺。 福州光澤商會會長危小勇在外打拼多年,事業有成之后,總想找機會投資回報家鄉。他了解到崇仁鄉洋塘村邱金旺創辦的蛇類養殖場要找合作伙伴擴大養殖規模,經過多方調研,認為這一項目有發展潛力,遂與邱金旺合作投資4000萬元,創辦了輝隆蛇業有限公司,使企業的養殖規模和科技含量有了質的飛躍,讓家鄉的這一特色產業得以做大做強。 延鏈補鏈 展現龍頭帶動效應 “現在的市場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的競爭,是集群和集群的競爭。”圣農集團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地做好產業鏈延伸,圣農集團由全產業鏈向全食品領域發展,圍繞建設“中國生態食品城”加速產業擴張。去年以來,新建了熟食品加工六廠、飼料五廠、技術研發中心、第二祖代雞場等一批重大項目,進一步拉長圣農食品深加工產業鏈。 為了做好食品產業“補鏈、擴鏈、強鏈”,光澤縣全力對接服務圣農集團,縣委、縣政府定期召開對接圣農項目服務協調會,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更堅定了圣農進行產業擴張的信心和決心,讓圣農產業鏈擴張更快更長。同時,依托圣農產業和特色食品“以商招商”,重點引進優勢產業下游產業鏈的“短板”,優先引進關聯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 去年“百日攻堅”期間,該縣成功簽約的圣維生物科技、軟骨素提取加工等項目,均為投資大、科技含量高的好項目,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 圣維生物獸藥育苗項目,是圣農集團典型的“延鏈補鏈”項目之一。這個總投資5億元、占地122畝的項目于去年8月開工建設,目前土建工程全部封頂,明年獸藥車間將建成投產。圣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錫說,該項目主要是生產動物疫苗、化藥、添加劑、消毒劑和殺蟲劑等,全部投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達到8.8億元,可新增就業崗位400多個。 創新機制 實施“一把手”工程 經濟發展,項目先行。光澤縣創新機制,完善招商引資考評辦法,將“一把手”帶隊外出招商納入招商引資考評,有效提高了鄉鎮及縣直各單位主官外出招商的積極性。 黨政“一把手”實施招商引資,是指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招商,洽談項目,推進項目。今年以來,光澤縣委書記陳敏輝、縣長趙大建,分別多次帶隊前往杭州、福州、廈門、深圳等地招商十余次,對接洽談了軟骨素提取加工、南山風力發電、現代漁業、竹循環產業園等項目。 孔文宇說,“一把手”帶頭招商,不僅向鄉鎮、縣直部門有效傳導了招商工作的壓力,提高對項目招商的重視程度,還通過以上率下、樹立標桿,有力推進“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氛圍的營造。 此外,光澤縣還以“項目突破年”為契機,創新全員策劃項目機制,發動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及駐外商會會員參與招商引資,要求全縣科級干部每人策劃并推進一個以上項目,并實行正向激勵機制,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充實的項目源。 種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今年上半年,光澤縣共完成超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24項、總投資39.6億元,投資超2000萬元的開工項目24項、總投資24.63億元。(高德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