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社抱團取暖拓寬致富路 “我接觸雷竹這一行已經20多年了,可以說是福建比較早做雷竹生意的。”吳增付告訴記者。早些年,吳增付看中了建甌的雷竹市場,便成立了合作社,想在建甌干出一番大事業。 合作社成立之初沒什么名氣,雷竹筍的銷量并不理想,這讓原本滿懷希望的吳增付大失所望。那段時間他輾轉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推銷雷竹筍,與家樂福、永輝、聯華等大超市建立合作關系,并摸索出一條農超結合的新模式,即合作社與超市合作,直接供貨,免去了中間商賺取的差價,大大降低了成本。 銷路打開后,合作社雷竹筍的銷量一度走俏,很快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市場打開后,訂單量直線上升,單靠我一家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當時在東河片的幾個鄉鎮有不少雷竹種植合作社,我一家家上門,勸說他們聯合在一起。最后,我們20多家合作社聯合起來,總的雷竹林面積將近有五千畝,占到東河片區的一半。”吳增付說。 在各合作社“抱團取暖”后,以往“有產量沒銷路”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有了訂單,農戶們種植雷竹也有了保障,種了就有得賣,大家積極性都上去了,我們農民致富也有了盼頭。”一合作社成員告訴記者。 抱團合作后,聯合社雷竹筍的產量每天最高能達到70000斤,不僅滿足了周邊省份的需求,還遠銷深圳、香港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