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深圳7月23日電(鄭小紅 陳舒曼 謝甜甜)第二屆粵港澳灣區青年營23日下午在深圳開營,來自粵港澳三地的110名高中生參加開營儀式。此后一周,青年營學員將體驗科技、文化、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系列課程,增進交流理解,了解大灣區的前沿科技發展并參與文化藝術素養的培養項目。 以“粵港澳新青年”為主題,本次青年營由騰訊公司發起,并首度邀請新世界集團聯合主辦,分兩期舉行,每期有110名灣區三地高中生代表參加,較第一屆的營員人數增加了超過一倍,參與學校也從6家擴大到36家。 “青年人決定了大灣區的未來。粵港澳灣區青年營的初心,是讓三地青年連接交流,一起創造未來。騰訊在深圳成長、在香港上市,想為灣區和青年做好這件事。”騰訊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李航表示,騰訊將青年營視為產品來打磨用戶體驗。今年青年營在往屆的科學課基礎上,新增了文化藝術體驗,并特別邀請電影人專業指導,由營員跨區域組隊,用影像表達自我,并在畢營典禮上演一場“微電影展”。 李航說,騰訊剛發布的《00后生活形態研究》顯示,“00”后一代最關注的兩個職業方向是創業者和科學家,超過6成的港澳學生非常關心科技在日常場景中的應用,近6成的青年人愿意動手進行科技實踐。粵港澳“00”后具有“善用科技、創新文創”的特點,他們面對問題時善用科技、樂于動手、敢于創造。“未來的大灣區青年應該是兼具連接者(Connector)、跨界者(Crossover)和創造者(Creator)特質在內的3C型人才,也可以說是‘善于連接和跨界的創造實踐者’。” 營地活動項目橫跨深港兩地,深圳部分的課程圍繞“現代科技與創業”主題展開,香港部分的課程以“傳統文化與設計”為主。 期間,學員將走進騰訊、大疆、新世界集團、萬國擊劍等大灣區創新企業和機構,親自動手拍攝制作微電影、在騰訊眾創空間組隊創辦創新類“公司”,并在由米蘭理工大學、清華美院等國內外名校定制的“未來城市暢想”課程中,用藍圖和沙盤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未來。 2017年,騰訊成立“騰訊青年發展委員會”,致力于打造系統性、成長性的人才孵育計劃,以青年營等形式培育“粵港澳新青年”,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新型青年領袖人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