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蘭州6月26日電 (記者 魏建軍)“對這個行程我充滿期望,因為敦煌千年文化吸引著我?!币呀?jīng)第二次來甘肅的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朱映霖說,作為香港年青人,能有此機會去認識內(nèi)地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難能可貴”。“奇妙旅程正等待著我們?!?/p> 26日,“2018年第五屆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甘肅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在蘭州文理學院舉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8所高校的14名傳媒學子和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高校的6名傳媒學子將用12天的時間重走中國西北角,用心感知“絲綢之路三千里,華夏文明八千年”的深邃厚重,體驗絲路甘肅的“新跨越”。 在大學主修古箏的朱映霖熱愛音樂,她稱甘肅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擁有許多古代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跡和瑰麗地貌。敦煌又是古化絲綢之路必經(jīng)之地,在著名的敦煌石窟及文獻中,不乏曲譜、舞譜等音樂數(shù)據(jù),“我會利用這個機會一一去聆聽和發(fā)掘,為我在往后的音樂路途上增加多的元素?!?/p> 1935年7月,范長江作為《大公報》特約通訊員赴西北采訪,歷時10個月,行程數(shù)千里,足跡遍布川、陜、甘、青、寧等地。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黃薈銘介紹,他所著《中國的西北角》風靡全國,開啟了外界觸摸感知抗戰(zhàn)后方大西北的一扇窗口,同時這次西北之行也是新聞工作者躬耕泥土、傾力新聞實踐的典范之旅。今天,以新聞前輩范長江先生為楷模,吹響重走中國西北角、感知絲路新甘肅的嘹亮號角。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明明表示,甘肅是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范長江先生西北之行走過路段最長、區(qū)域最廣、寫過文章最多的地方。四年來,香港傳媒學子沿著范長江的足跡,用香港青年的視角,感受甘肅的今昔變化,為世界了解甘肅、甘肅走向世界,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蘭州文理學院黨委書記閻曉輝介紹,兩地傳媒學子共話新聞理想,共同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大好河山的秀美和改革開放的成就。站在新時代的平臺上,去踐行范長江精神,像范長江先生當年一樣,在行走中收獲豐富的人生體驗,在思考中增進對甘肅的感知,在寫作中增強對祖國的熱愛。 朱映霖說,此次有機會參觀甘肅多個知名文化地標,包括鳴沙山、月牙泉以及有“天下第一雄關(guān)”嘉裕關(guān)以及張掖丹霞國家地質(zhì)公園等,她將會以范長江先生的精神,用心去傾聽、感受和記錄,把甘肅的社會經(jīng)濟、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傳遞給香港同胞及世界人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