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4月24日電(記者戰艷)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24日在網志中表示,錢走息升,是港元利率正常化必經過程,也是聯匯制度設計的正常運作。盡管這是弱方兌換保證在2005年訂于7.85后首度且多次觸發,但交易有序,市場運作正常,反映市場對聯匯制度的信心,而這份信心是基于聯匯制度清晰、透明和行之有效。 自港元兌美元匯率在12日首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至今,金管局已13次承接市場的港元賣盤,共買入513億港元,銀行體系總結余由1790億港元下降至約1285億港元。隨著市場上的港元減少,港元拆息呈升。 陳德霖在網志中說,從規模而言,與早年流入香港的10000億港元比較,至今流出大約只是500多億港元,即5%;從速度而言,過去資金流入港元而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時,同樣出現過較密集的兌換交易。 他強調,香港是全面開放型的經濟體和金融中心,資金流進流出是正常不過的事。不管港匯強或弱、資金進或出,最重要是確保聯匯制度按設計有序運作。 陳德霖表示,現在出現資金流出港元主要是由港美息差套利活動所帶動,并無跡象顯示有人大規模沽空或沖擊港元。金管局買入港元是聯匯制度下的正常運作,并非抵抗大鱷的“保衛戰”。 他認為,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和社會帶來嚴重沖擊和教訓,但現在香港銀行體系的總結余、貨幣基礎和外匯基金的外幣資產,都比20年前倍增。另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間致力金融改革,監管趨嚴,炒家要像20年前那樣借入大量港元資金去沽空港元,難度大增。盡管香港的“抗震”能力已大大提升,金管局會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確保香港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