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貧困后,如何繼續挖掘比較優勢、揚長補短,讓脫貧致富之樹常青?近年來,福建省平和縣通過實施“減量、謀變、立新”三大變革,做優、做強蜜柚產業,有效探索和破解這一難題。 目前,平和經濟社會發展與蜜柚產業的關聯度進一步增強:全縣61.3萬人中有40多萬人從事蜜柚相關產業,農民80%的收入來自于此。 以減求增 四月平和,春雨如絲,柚花爛漫,香飄城鄉。 蜜柚園里,果農們正攀爬上樹,修剪柚花。當地人將這一勞作稱為“疏花”。柚花濃密茂盛,清香可人,從收成來說,花多果多并不是喜事,其分散了果樹營養,影響了柚果質量?!笆杌ā睖p少掛果,但可以讓掛果均衡,個果長得碩大飽滿。 “以減求增”的樸素農事道理,正深刻影響當下平和蜜柚業發展。據平和縣農業局副局長林立武介紹,2015年,平和提出科學制定蜜柚種植規劃,明確限制區域范圍,引導群眾合理開發、科學管理。目前在全縣范圍內嚴禁開山毀林種柚,建設生態柚園,同時安排專項資金對退果還林經濟補償。 上世紀80年代初,平和干部帶頭上山種柚,帶動全縣掀起“蜜柚熱”,讓一方百姓告別貧困。目前平和蜜柚種植規模達70萬畝,2017年產量達120萬噸,產值50億元,涉柚產值超百億元。 然而,近年來隨著蜜柚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柚農增產不增收。小溪鎮西林村蜜柚種植大戶李亞信回憶,上世紀90年代,一斤柚能賣兩三元,如今走俏的紅柚也不過兩元多,白柚只能賣1元多。 平和縣蜜柚產業聯合會會長林啟明分析道,品種單一、過度種植、無序管理、市場供過于求,不當使用化肥農藥造成柚果質量和土地肥力下降,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品牌保護力度不夠等因素,影響了蜜柚價格。 盲目種植讓產業難以為繼,傳統生計走到了革新路口。“為柚果覓出路、謀未來,就必須在減中求增,在變中求生?!绷謫⒚髡f。 以變求生 游香平是平和一位心靈手巧的賢妻良母,有一手家傳古法制作蜜柚膏的好技藝,廣受鄉鄰歡迎。從前她只在自家廚房熬制,如今投資幾百萬元,購買設備,租下3000多平方米廠房,大批量生產蜜柚膏,旺季里一個小時可生產2000瓶。 “2018年春節前后1個月間,就賣出20多萬瓶,訂單一波接一波,供不應求。”游香平興奮地說。 提高蜜柚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做足深加工文章是必經之路。林立武告訴記者,除蜜柚膏外,果脯、果汁、果茶、果酒、柚皮苷、蜜柚香油、香精、香皂、沐浴露等產品也在平和各類機構和公司的研發和市場推廣過程中,一年全縣可深加工蜜柚5.7萬噸。 與此同時,平和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技術,用補貼的方式引導果農施用有機肥,落實“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持續改良已經酸化、板結的土壤,建立廢果回收機制,既保護市場,也保護水土。 據李亞信介紹,推廣有機肥的最大阻力來自勞動力緊俏和隨之而來的工價攀升?!巴瑯右恢旯麡洌袡C肥的施用量要遠遠超過化肥。”李亞信說,“雖然有補貼,但是人工費也跟著漲。” 為此,現代農業裝備技術派上了用場。農業部門正在對生物技術和水肥一體化技術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減少施肥、打藥、除草、環割、翻土等種植管理流程中的人工勞作。 以新求興 蜜柚產業發展到今天,不再是單純的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還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服務業領域。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讓蜜柚產業得到全流程精細化管理。記者在平和云柚工場眾創空間看到,20多個蜜柚種植基地做到視頻監測覆蓋,監測點可采集溫度、濕度、光照、氣壓、降雨量、風速、土壤溫度等數據作參考。今年計劃在每個村都設置監測點,每個監測點可以覆蓋50畝果園。 據平和縣慧眼食珍網絡科技公司總經理周何亮介紹,正在建設中的蜜柚大數據運營平臺,功能不僅限于種植管理,在農資購銷、快遞物流、客戶對接等方面都會提供解決方案,尤為重要的是建立品控溯源系統,讓每個柚果都有自己的“身份證”,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品牌價值。 蜜柚的“長尾”甚至拓展到了旅游。站在霞寨鎮高寨村的觀景平臺上,5000多畝果園盡收眼底,果樹遍山坡,柚海泛碧波;漫步在果林中的棧道索橋,花香沉谷,鶯飛蟲鳴,趣味盎然。 霞寨鎮黨委書記賴進杰告訴記者,鎮里計劃打造一個集吃、住、游為一體,面向親子娛樂的“柚惑園”景區,一期投資2.93億元,用于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等新技術為蜜柚產業插上二次騰飛的翅膀,蜜柚旅游也剛剛起步,我們要用好各種創新手段,把握新商機,擦亮蜜柚舊名片,形成致富新品牌?!辟囘M杰說?!研氯A社記者 梅永存 劉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