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3月25日電(記者 郜婕)「我們有幸成為第一批踏足肯尼亞蒙內鐵路的香港學生。」說起不久前的肯尼亞之旅,香港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一帶一路」探訪團的成員難掩興奮。 這個由10名中學生組成的團隊,參與專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選擇遠在非洲的肯尼亞為目的地,親身感受「一帶一路」建設在那裏的進展以及華商面臨的機遇。 這個探訪團本月初完成行程後回到香港,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談起這次為期一周的探訪,團隊成員印象深刻的經歷包括搭乘火車沿中國承建的蒙內鐵路從肯尼亞東部港口蒙巴薩前往首都內羅畢。 探訪團成員、中五年級學生曾楚龍告訴記者,他和同伴在列車上偶然看到一張東方面孔,攀談後得知對方是來自內地的列車維護人員。這名被同學們親切稱為「楊叔叔」的「老鄉」還帶他們參觀了列車的控制室。 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看到楊叔叔與當地鐵路員工談笑風生,還不時有當地乘客用不大標準的中文熱情說「你好」。這讓同學們感到「中國人獲得當地人接納」,兩國借由這條鐵路增進了「民心相通」。 探訪團成員梁皓雲和梁海謙在後來撰寫的學習報告中寫道,蒙內鐵路為肯尼亞人提供了更為低價便捷的出行選擇,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可加速肯尼亞經濟起飛並帶動周邊地區長遠發展。 梁皓雲表示,通過與楊叔叔的交流,他還看到香港青年的發展機遇:香港擁有高學歷、掌握先進技術的人才比比皆是,競爭激烈,而在一些不那麽發達的地方,這些人才更有機會大展拳腳。 探訪團帶隊老師黃學誠告訴記者,他們在肯尼亞的行程還包括參觀當地多家華商企業,尤其是了解年輕創業者在異鄉打拼的經歷,目的在于讓學生看到「走出去」的機遇。「香港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一帶一路』帶來更多在外發展的機遇,我們想讓學生看到走出去會有更多機遇。」 「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香港中心在2017年11月啟動,是該中心民心相通項目下首個青年發展計劃,至今已有超過50所中學申請參加,其中超過10所學校已經完成探訪行程。 另一參與該計劃的學校、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的探訪團以文萊為目的地,在今年1月開展行程,探訪了當地多家中資企業和華文學校。探訪團成員表示,看到當地華文學校的學生積極學習中華文化、中資企業發展得頗具規模,讓他們了解到「一帶一路」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中資企業帶去的機遇,「對中國人的身份感到自豪」。 該中學校長潘詠儀表示,香港社會有關于年輕人上升機會的擔憂,她希望借助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探訪,讓學生放遠眼界,從生涯規劃的角度了解「一帶一路」為香港青年帶來的機遇,對「闖出去」建立起概念。 探訪團多名成員提到在文萊遇見的一名從香港元朗「闖出去」的青年。中四年級學生鄺穎恩說,這名「元朗同區人」鼓勵同學們踏出「舒適區」,趁年輕闖一番,讓他們明白「闖出去原來不是新鮮事,一直在身邊發生」。 另外兩名成員李柱鋒和吳浩維說,從這名香港青年身上,他們看到「香港青年的出路不限于香港」。而了解多名華商在異鄉的奮鬥歷程後,他們更意識到,「闖出去」前還需要踏實學習更多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