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9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鼓勵各地實行隨遷子女積分入學管理、省級財政支持新建公辦幼兒園100所……”這是今日記者從《福建省教育廳2018年工作要點》中了解到的信息。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圍繞“著力學懂弄通做實,加強和改進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教育發展內生動力著力推進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著力促進教育公平,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等五個方面,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提升學生體質和藝術素養方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青少年校園足球場地新建改擴建工程”。開展校園籃球試點工作。推進《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督察抽測縣(區)全覆蓋。組織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大學生部競賽。支持晉江市辦好2018年亞洲大體聯亞洲杯賽。制定《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實施方案》。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和高校美育工作年度報告制度。持續推進高雅藝術和優秀傳統藝術進校園活動。舉辦福建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全省師生優秀美術作品展、教師節文藝晚會等藝術展示活動。 加強語言文字工作和國防教育方面,實施“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20個縣(市、區)開展方言和口頭文化調查采集工作。加強國防教育,深化學生軍事訓練改革,創建第二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80所和第一批國防教育示范學校18所。 多渠道擴充學前教育資源方面,印發實施《福建省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普惠性民辦園認定和管理指導意見》《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暫行辦法》,全省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面提高到73%。落實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實施幼兒園建設“工程包”,省級財政支持新建公辦幼兒園100所,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普惠性民辦幼兒園50所。 保障不同群體平等受教育權利方面,鼓勵各地實行隨遷子女積分入學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深化特殊教育改革,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加快發展民族教育。適度擴大省屬高校民族班、預科班招生計劃。扎實推進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閩寧師資對口幫扶、教育援疆“雙一百”工程。 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方面,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完善建檔立卡等學生識別比對信息系統。適度擴大省屬本科高校招收農村學生專項招生計劃。 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方面,推動普通高中示范性建設學校與1~3所一般高中建立實質性對口幫扶機制;組織實施國家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印發初中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理化生實驗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建立學前教育城鄉間、園際間保育教育幫扶制度,試點探索兒童早期教育服務模式。探索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數據測評系統建設。 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方面,支持鼓勵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來閩辦學,推動建立高水平學科雙向直接對口、全領域共建合作機制。推動高校提高辦學層次,爭取設置2~3所本科高校。落實《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福州市政府協同推進福建學院籌建工作。推進閩寧“4+4”高等教育對口合作。 強化高校創新創業與就業指導服務能力建設方面,加強高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課題研究,舉辦創新創業課程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班,立項建設2100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和70項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項目。 健全終身學習體系方面,推進福建開放大學建設。制定“學分銀行”建設方案,啟動試點工作。推進“開放教育二元制”改革試點工作和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計劃。推進學習型城市、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 完善教師管理制度方面,推動各地建立跨層次、跨行業、跨部門中小學教師編制調整機制。推動各地落實幼兒園教職工標準。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改革。制定中小學教師考核工作指導意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工作指導意見。出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實施辦法。完善教師聘后管理制度。完善中小學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推動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提標擴面,提升教師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