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新聞網訊 昨日,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政和竹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 這一項目于2013年7月立項,由政和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和閩北科技研究院合作共同承擔實施。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項目實施期間,項目承擔單位充分發揮、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等優勢,通過加強內部資源整合,集中各方優勢和力量,聯合本縣區域內上規模且有代表性的12家竹企業,共建政和竹產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了竹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組織了40多位科技特派員開展專技服務,提升了中心技術創新能力,有效推動科研成果通過校企合作實現轉化。 平臺建立以來,共協助企業申報各類專利商標687項;申請國家專利452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已授權9項。已授權的含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合計312項。據不完全統計,申報著名商標、名牌產品、龍頭企業等國家省市級品牌235項,其中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1項,中國竹業龍頭企業2個;省級授予的品牌34個;市級品牌16個。同時,充分發揮專利商標品牌效力,企業申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共6400萬元。項目實施以來,通過建設政和縣竹產業技術公共服務中心、子平臺南平市竹制品產業集群窗口服務平臺、政和縣電商產業孵化園等,政和竹產業建設規模由原來年產值5億元,擴展至現在的35億元。 (許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