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當中國人最幸福的時代” 本報記者 馮學知 3月5日,全國兩會火熱進行中。由在內地發展的香港青年代表發起并組成的“港青神州追夢之旅”參訪團,在北京與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在京就讀港生,展開主題為“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的座談。座談會氣氛熱烈,掌聲連連,大家精彩的故事分享和深入的分析總結讓與會者莫不感到深受啟發。 “順豐創立25年了,這些年我常在思考:我為什么能在內地行?”應邀參會的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總裁王衛回顧從香港到廣東白手起家的創業歷程,認為關鍵要歸功于國家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而對他個人來說,至關重要的是積極的態度。“我始終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內地發展。” 王衛說,香港有一些年輕人對國家發展還缺乏認知,對內地的認識存在偏頗。“一些人從沒去過內地就給內地下結論,這是不成熟的表現”,王衛表示,機會只會給有積極態度的人,香港年輕人應該花兩年的時間走進神州大地,才能在大時代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機遇。 “80后”創業青年曹肇棆對此深表認同。2014年,他把香港常見的“迷你倉”移植到北京時,一些人并不看好,但他卻信心十足。“這里有龐大的市場,可靠的合作伙伴,濃郁的創新氛圍,發展之快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曹肇棆說,創業至今,他最想感謝的就是祖國。“以前香港年輕人要漂洋過海追逐個人夢想,現在我們有了中國夢。我認為,現在是當中國人最好、最幸福的時代。” “我在內地工作生活了20年,對于國家發展戰略給香港青年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成長空間,有著深切體會。香港在國家發展的‘高鐵’上享有‘特等座’。這鼓勵著港青在新時代勇于求變,積極適應國家發展大局,闖出一片新天地。”香港金融青年會主席張永康說。 看到在場65名在內地發展的香港青年,全國人大代表、萬順昌集團董事會主席姚祖輝頗感欣慰。十多年前,他發起香港青年內地實習項目時,到內地發展的香港青年還是鳳毛麟角。“在內地取得成功的香港青年,我知道的例子很多,這充分說明內地發展與香港青年命運息息相關。”姚祖輝說,多年來,他對組織香港青年赴內地交流、實習傾注大量心血,為香港青年深入認識國家提供機會,“這是香港青年做人生選擇時一定要經歷的過程”。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駿豪集團主席朱鼎健感嘆,25年前第一次去深圳時街上沒有什么車,現在深圳的GDP已經和香港相當,“發展太快了”。朱鼎健認為,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和 “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擺在香港各行各業青年眼前新的歷史機遇,“這是世界性的機遇,也是世紀性的機遇。” “很受啟發,也對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要做的工作更有信心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座談會上表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最重要的是年輕人的融入。“香港青年應好好把握國家提供的巨大機會,充分利用內地豐富資源學習就業。”林鄭月娥鼓勵香港年輕人來內地勇敢追夢,特區政府會為他們做好服務。“我對他們是很有信心的。”林鄭月娥說。 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在總結中對與會青年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的發言予以高度評價。他表示,國家為香港青年施展才華創造了歷史機遇,也為香港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創造了眾多便利條件,體現出中央對香港青年的重視。王志民說,關注香港青年成長發展、為他們創造更好機會,將是香港中聯辦今后工作的重點方向,“中聯辦將與香港特區政府一道,做香港更好的明天促成者和貢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