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祖言 過去的一年,全市組織系統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跟全面從嚴治黨步伐,在服務大局中堅定政治方向,在聚焦主業中把握職責定位,在穩中求進中積極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步,為推進富美新漳州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注重教育管理 提高黨員隊伍素質 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市集中輪訓領導干部47期9582人,開展宣講80多場次,座談互動31次,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發揮谷文昌精神、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的引領作用,組織全市1萬多個基層黨組織、20多萬名黨員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實施“兩優一先”示范引領工程,確定50個示范典型,確認85個幫帶對象,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增強學習教育實效。制定《漳州市發展黨員工作全程紀實辦法》,有效防止“帶病入黨”問題,完成全市發展黨員年度指導性計劃。出臺規范“三會一課”、推行主題黨日等8份制度性文件,推動黨內政治生活經?;?、規范化。 注重嚴管厚愛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我市組織開展換屆后領導班子“回頭看”工作,全面掌握市管領導班子運行情況和班子成員履職情況。強化一線考察干部,大力推行“1234”干部工作法,加強干部選任“匹配度分析”,抽調342名組織人事干部赴一線考察干部5375人次,從一線提拔重用處級干部占提拔處級干部總數的65.14%,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的處級干部6名,有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我市推行干部選任“匹配度分析”工作法的經驗做法被中組部《組工信息》刊發,得到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昌升批示肯定。認真落實省關心關愛基層干部的要求,出臺漳州市關心關愛基層干部18條措施,設立每年500萬元的市級關愛專項資金,對省級專項資金幫扶對象以外的生活困難基層干部、黨員進行關愛幫扶。加大提醒函詢誡勉力度,嚴肅查處用人問題,共對623名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進行比對核實,占2017年填報對象的39%,營造風清氣正的選人用人環境。 注重固本強基 創新基層組織建設 堅持抓點帶面、深耕細作,推動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我市以薌城、龍文為試點,從黨建“三個轉向”改革入手,創新打造“一核多元、三共一體”的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培育了漳州古城、萬達商圈黨組織等一批新典型。創新推行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三抓三評創六好”黨建工作機制,全市共評選出五星級黨組織122個、四星級黨組織248個、三星級黨組織813個。投入3000多萬元建成14個園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實現縣(市、區)全覆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昌升來漳調研時對該項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召開全市國企黨建工作會議,推動黨建工作納入公司章程,全市119家國企已有98家落實;推進企業黨政領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市管國企黨委書記和董事長由一人擔任的達100%。持續深化村主干職業化管理,出臺《關于進一步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的意見》,制定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召開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現場會,積極實施“雙薄弱村”強基工程,選派17名處級干部到17個欠發達鄉鎮掛帥專抓扶貧工作,第五批367名駐村“第一書記”全部到位,實現183個市級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村主干職業化管理”的創新機制獲評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最佳案例;突出“三治”整頓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的經驗做法被中組部《組工信息》刊發。 注重黨管人才 推動人才優先發展 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市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全部由市(縣)委書記擔任第一組長、市(縣)長擔任組長。制定《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創新出臺20條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扎實推進人才創新載體建設,有5家企業獲評“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獲評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首位;新增國家級院士專家示范工作站3家、省級2家。我市人才發展與項目建設深度融合的做法在中組部《組工通訊》刊發宣傳。積極評選申報各項人才項目,獲評省引進ABC類高層次人才49名、省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支持對象87名。在全省率先開展科研人員“雙向掛職”活動,全市選派29名產業教授掛職企業科技副總、26名企業創業創新人才到高校擔任兼職教授。依托農博會·花博會,成功舉辦首屆漳州市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現場簽約人才合作項目23個。在全國率先組建1083名重點企業分管人力資源副總、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組成的人才政策聯絡員隊伍,確保人才政策落地見效。 同時,扎實推進全市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市委組織部被中組部評為組織系統信息報送先進單位,在全市黨委系統信息工作績效考評中連續兩年排名市直單位首位。全市老干部工作、公務員管理、信息化建設、電教化教育、組工干部隊伍建設等工作也取得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