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家萬戶沉浸在吃年夜飯、看春晚、走親訪友的喜悅中時,有這么一群人仍堅守在閩東海防線,他們練兵備戰(zhàn)、巡邏執(zhí)勤,守護祖國的海防線,把家安在艦艇上,讓年在海上過。他們,就是福建海警一支隊三大隊官兵。近日,筆者走近駐防官兵,探訪和記錄他們守護團圓背后的故事。 【鏡頭一】 情暖敬老院 2月14日,大年二十九,福鼎市沙埕鎮(zhèn)八一敬老院傳來陣陣歡笑聲。 “爺爺、奶奶,祝你們新春快樂!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當天,海警官兵抓住巡邏執(zhí)勤間隙,來到敬老院看望第二故鄉(xiāng)的“親人”,為老人們送上節(jié)日的祝福。 住在這里的老人們有的膝下無子女,有的子女在外務工,逢年過節(jié),難免孤獨寂寞。海警官兵進駐以來,把敬老院里的老人視為親人,經常來看望他們,幫助他們干些力所能及的雜事。20多年來,海警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這愛心接力棒傳遞從未斷過。老人們也早已把海警官兵視為自己的“兵兒子”。 海警官兵陪老人們聊了一會,便各自忙活開來,擦拭門窗、清掃垃圾、貼春聯(lián)…… 半小時后,敬老院清掃得干干凈凈,窗戶貼上了喜慶的窗花,年味濃濃。 “你們真孝順!”臨走前,老人們站在門口,深情夸贊。 【鏡頭二】 團圓亦奢侈 2月15日,除夕,見到妻兒那一刻,陸然緊緊抱住他們,熱淚盈眶。 陸然是福建海警一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因任務需要,過去的一年只回了一趟家。春節(jié)前夕,經允許,陸然特意讓妻子到部隊過年。 由于春運期間一票難求,妻子只能選擇乘坐飛機從河北到溫州,再從溫州乘坐火車到福鼎,再坐上1個多小時的客車到達沙埕,全程1000多公里。妻子提著行李,帶著6歲的兒子,在天色見黑時終于到達陸然駐地。 那天晚上,雖然旅途疲憊,但妻子臉上始終洋溢著笑容。陸然感嘆:“這相聚十分‘奢侈’!” 相聚總顯得短暫,第二天一早,陸然依舊按照任務計劃隨艇出海執(zhí)勤。對于“練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海警們而言,這是常態(tài),而陸然作為艦艇指揮員,為航行掌控著方向,經驗豐富,崗位重要,艦艇出航離不開他。 出航前,陸然緊緊抱著妻兒,眼里滿是愧疚。妻子說的還是那句結婚以來說過最多的話:“我等你!” 艦艇緩緩離開碼頭,妻兒矗立在碼頭上,直到艦艇身影消失在視線…… 【鏡頭三】 最美敬業(yè)福 “備勤備航部署,備勤備航部署,人員各就各位!” 2月16日,正月初一,清晨,沙埕港內,一陣陣急促的警鈴響起,福建海警35032艇官兵迅速奔向各自的戰(zhàn)位,操縱艦艇,離開碼頭,開始了一天的巡邏。 “春節(jié)期間,還有一些漁民在海上作業(yè),我們出海巡邏可以及時為他們提供幫助,同時也要嚴防打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節(jié)假日期間從事走私成品油、凍品、非法獵捕紅珊瑚等違法行為。”艇長王華說道。已經5年沒回家過春節(jié)的王華,冷靜下達口令,指揮艦艇穿浪前行。 艦艇上,航海兵手握舵盤,目光注視前方,根據(jù)艇長的指令,穩(wěn)穩(wěn)把控艦艇航向;機電兵在機艙忍受著悶熱和噪音,時刻注視著儀表盤上的性能參數(shù),保護著艦艇的“心臟”;雷達兵緊盯顯示屏,搜索可疑目標;瞭望兵在甲板上,迎著刺骨寒風,手持望遠鏡,仔細“掃描”著周邊的情況;炊事員也正在十尺見方的伙房中緊鑼密鼓地準備當日的早飯,熱騰騰的餃子讓寒冷的海面飄出了一絲年味…… 官兵們各司其職,艦艇在海面上犁出一道壯麗航線,隨時準備打擊海上違法犯罪行為,隨時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寧和諧。 春節(jié),“掃五福”成為一種潮流,“敬業(yè)福”尤為難掃。但海警官兵堅守崗位,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服務駐地經濟建設、幫助轄區(qū)群眾,用實際行動為人們獻上了一張最美“敬業(yè)福”。(沈燦煌 任國偉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