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毛竹的收購價每噸比前幾年少100元左右,但是,冬春季挖冬春筍,夏秋冬季砍竹,一年收入富足……”這是利用出售優質毛竹和冬筍收入資金,購買了一輛寶駿730家用車的連城縣姑田鎮郭坑村計生戶陳水群告訴筆者她家發展筍竹經濟的受益感言。也是姑田鎮多舉措引導林農發展筍竹經濟助民富的實例。 林區姑田鎮有毛竹山12萬余畝,主要分布在上余村、下余村、東華村、白蓮村、郭坑村等7個村。過去由于大部分山場林權不明確,一些集體林地的成材竹幾乎被掠奪光。2005年,該鎮全面推行林權改革政策,實現了“戶戶有山管,山山有人管”的林盡其材,地盡其利的良好局面。此舉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竹農科學管護毛竹山的積極性,林農們改寫“靠山吃山”舊觀念,將竹山當菜園管理,并確保生產資金投入,做好劈除與毛竹根鞭爭奪養分的惡性雜草、墾覆竹山表土、施肥、護筍育竹等科學管護工作。使畝立竹量由原來的三四十根,發展到現在的100根以上,優質的成材竹,每根能賣20多元。 與此同時,該鎮還通過林業部門將毛竹主產村列入省、市、縣級毛竹豐產林栽培示范村,建立毛竹豐產林栽培科技示范戶500余戶,落實相關惠民扶持政策,促進毛竹豐產林建設。引導企業主、竹業大戶聯戶創辦竹制品企業近20家;筍制品加工企業3家。連城縣計生協會還在郭坑村、白蓮村毛竹主產村計生戶中,建立了2處“生育關懷”示范基地,利用“幸福工程”創業幫扶資金,扶持計生戶發展毛竹豐產林。 此外,該鎮還引導林農將農村無林山地和拋荒的低產果園,也種上可持續發展的毛竹10000余畝。進入1月份,12萬余畝毛竹林孕育的冬筍陸續出產,每公斤收購價保持在16-18元左右,一些竹業大戶,僅冬筍一項就已經收入了1萬多元。毛竹,也因此被受益大戶譽稱為“搖錢竹”。(通訊員 周宗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