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正是檢討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機。我的2017年忙碌但充實,年內在工作上作了很多新嘗試,與團隊一起落實了不少籌備已久的新項目。其中令我感到自豪的是,中華電力同事花了很多心血、與香港城市大學一起合作籌建的全港首個以低碳能源為主題的教育中心,終于落成啟用,能為香港邁向低碳未來的長遠目標出一份力。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2013至2017年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溫暖的五年。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的統計指出,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海水溫度以及海水水位等指數,均錄得歷史新高,這證明氣候變化的挑戰已迫在眉睫。現時全球超過七成的碳排放來自與能源相關的行業,故循序漸進地轉用低碳能源,是長遠減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 能源一向是復雜的議題,當中涉及不少專業知識,也牽涉社會不同行業和階層。由于各處地方的資源與限制也不同,在選擇能源組合時,都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電力的可靠度、價格,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現時各種能源選擇中,各有優點和限制。可再生能源環保,但可靠度較低;天然氣可靠度高但價格容易隨市場波動;核能既環保又可靠,但公眾對核電安全仍有所保留等。我們暫時還未找到一種完美的能源,以完全取代高碳排放的化石燃料。因此,在平衡不同因素之下,采用多元化的潔凈能源組合,是邁向低碳未來的可行方案。 若要實踐低碳的能源政策,公眾的認同和配合是必要的條件。然而,若要社會作出更大的承擔和改變,我們必須從教育入手。 因此,中華電力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成立低碳能源教育中心,以創新互動的多媒體展覽,包括模型、立體投射、電子書及仿真實境的立體動畫,教育及加強公眾對低碳能源的認識。中心在2017年4月開始接受預約參觀,開放至今,已招待了7500多人。其中除政府官員、工程行業專業人士以及環保團體代表外,大部分是學生及社會大眾。這個合作項目著力提高公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低碳未來的認識,使其深入了解各種能源的優點和限制,在大學的氛圍中對能源議題作理性探索和討論,藉此激發他們思索創新的意念,尋找解決氣候問題的方案。 中心已在2017年10月30日正式開幕。我衷心期望,中心不只是傳播知識的途徑,更可以成為一個交流平臺,匯聚決策者、科研人員、學者及公眾,引發更多對話和創新意念,令低碳能源的應用更加廣泛。 面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我們有誰可以獨善其身? 要改變現況,除了適切的能源政策,更關鍵的是社會每一位成員的積極參與。每人都多走一步,逐漸改變日常生活習慣,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共同建立低碳的生活模式。我已全情投入低碳生活,你準備好了沒有? (作者為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