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樓價長升不跌。日前,花旗銀行公布最新一份市民置業意向調查,推算過去10年內有61萬人出售物業,其中36萬人賣房后沒有再買房,即是民間所說的“落錯車”。與此同時,香港住房問題嚴重,30歲之前的已婚人士中,85%結婚后沒能置業,當中56%人士仍然與父母同住,即使30至44歲人士結婚后沒有物業的比例也高達49%。 花旗銀行昨日公布2017年第3季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根據問卷結果推算,過去10年內有61萬人出售物業,當中25萬人出售后即重新置業,36萬人則于賣出物業后沒有再買房。而36萬人中,再細分有16萬人其實是投資者,過去只是賣出投資的物業,20萬人才是真正的“苦主”,因為賣樓后便再也沒有重新擁有物業。 報告同時還揭示香港住屋問題。根據調查,已婚的受訪者中,較年輕的受訪者(21至29歲)中,56%沒有物業并與父母同住,29%沒有物業但并非與父母同住。換言之,年輕人結婚后未能置業的比例高達85%,持有物業的比例只有15%。而30至44歲的已婚受訪者中,結婚后仍然無物業的比例也高達49%,當中21%人士仍然與父母同住。 花旗銀行零售銀行業務主管林智剛表示,數據反映香港人置業越來越困難,尤其是年輕人。根據調查,介于21至29歲的受訪者中,32%的人表示有實際需要在現在置業。然而這年齡組別的無樓人士中,認為未來10年仍無法置業的比例在過去5年間上升了近一成,由2012年的43%升至2017年的52%。 然而,不少受訪者一方面感嘆樓價高無法置業,但也同樣預測后市樓價會繼續升。報告顯示,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上升的受訪者占55%,較去年第三季的44%增加11個百分點;而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下跌的比例則回落至11%。 不斷上升的樓價,更令人們擔心“遲買樓價更貴”,置業意欲高漲。根據調查,21%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置業,較第二季上升7個百分點,亦是本項調查于2012年開展以來的第二高位。認為現在是置業好時機的香港人,由2017年第二季的調查以來低位的1%,回升至第三季的5%。8%的受訪者表示“好有需要”在現在置業,推算約有37萬人。 林智剛解釋,年輕人置業需求強烈,一來受傳統買樓觀念影響,而同齡人之間也會提及“買樓好難,要買趁早”等的言論。該行預料明年上半年樓價會窄幅上升,升幅會較今年回落,而下半年會作調整,主要消化長時間的樓價升幅,并重整購買力。 他又指,最新數據顯示,認為可用400萬港元以下置業的受訪者比例在逐年遞減,由2012年的79%下跌至2017年的53%,反映市民對理想物業的要求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