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條例》(下文簡稱《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后制定頒布的首部實體性地方法規。《條例》出臺后,南平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多措并舉,保護好歷史印記,讓朱子文化遺存留得住,不斷推動朱子文化的傳播、傳承與發展,讓朱子文化活起來。 “對文物管理部門而言,貫徹執行《條例》,重點就是要加強朱子文化遺存保護與宣傳力度。”南平市文廣新局文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條例》實施以來,南平市文管部門不斷提升朱子文化遺存管理水平,除了聯合消防部門進行文物安全檢查之外,還要求各縣(市、區)對朱子文化遺存進行立碑保護,劃定保護范圍、建控地帶。截至目前,全市縣級以上朱子文化遺存文物保護單位均立碑進行了標識和保護。 不久前,《以理育人——朱子文化展》的舉辦,吸引了諸多的朱子文化愛好者近距離感受朱子文化。該負責人透露,12月4日法制日,將在激情廣場開展《條例》宣傳,讓條例為更多人熟知。 為了做好朱子文化遺存保護,不少項目也進行了“讓步”。 位于順昌縣城關龍山公園富屯溪東南岸邊“莊濠”摩崖石刻相傳為朱熹手跡。在順昌縣富金湖環湖慢道項目施工過程中,原先規劃路線直穿“莊濠”摩崖石刻。在該路線施工前夕,縣博物館及時向縣政府報告,經多方奔走積極協商,最后線路為石刻繞路,讓遺存得以保留。 此外,南平市以《條例》頒布實施為契機,全面推進朱子文化遺存保護提檔升級工作。南平市目前共有朱子文化遺存140處和一條古街(五夫里街),其中國保2處,省保11處,縣保52處,未定級75處。在日前福建省文物局公布的252處福建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中,包括屏山書院遺址、興賢書院、朱子社倉等7處朱子文化遺存入選。“通過提檔升級,能夠細化、優化對朱子文化遺存的保護。”這位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全市將會加緊推進提檔升級的工作,爭取讓更多的朱子文化遺存納入保護,守住歷史印記。 開發利用是保護傳承的有效途徑,保護性的利用能夠促進朱子文化的傳播、傳承和發展,讓朱子文化活起來。 自《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南平市各種形式的朱子文化宣傳、交流活動相繼開展。 在第33個教師節前夕,南平市35所大中專院校、高級中學舉辦了“朱子敬師禮”活動,3.5萬名學生接受了一次弘揚尊師重教美德、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洗禮。 以“理學貫古今·儒道傳天下”為主題的“朱子故里·理學搖籃”南平市2017’朱子祭祀大典活動在南平市各縣(市、區)同時舉行。武夷山市五夫鎮主會場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韓國、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其他省市朱子文化交流團代表、閩北朱子后裔代表、武夷山社會各界代表參與。 集教化、典禮、祭祀、典藏、研究、旅游六大功能于一體朱文公廟于10月份開工建設。 與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制作5集歷史人物紀錄片《朱熹》,也于近日在武夷山開機。 …… “《條例》的正式實施,為助推朱子文化品牌建設,促進朱子文化的傳播、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朱子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文志表示,在制度保障的基礎上,朱子文化復興之路也將走得更加穩健。他介紹,除了舉辦朱子“四禮”,明年還會增加朱子文化詩詞大賽、朱子文化創意博覽會等活動。朱子文化保護建設“一區五工程”也將有序推進,考亭書院、延平書院、紫陽樓、朱文公廟等項目明年將進入裝修布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