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記者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日前市政府批準通過《寧德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允許加工食品目錄(第三批)》,今後符合條件的寧德市傳統美食肉丸、肉燕(熟食)、魚丸、麥芽糖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都將能獲批辦證,贏得合法的身份。 據悉,第三批《目錄》在前兩批目錄的基礎上做了調整及新增,包括肉制品肉丸(肉片)、肉燕(熟食)、醬鹵肉制品,水產制品魚丸(魚片),調味品釀造醬油、釀造食醋、魚露,澱粉糖麥芽糖(液體)、麥芽糖(固體),糧食加工品生濕面食制品(餛飩皮、餃子皮)、掛面、濕面、米粉、線面,酒類黃酒、蔬菜制品干制食用菌、蔬菜干制品、醬腌菜,豆制品非發酵性豆制品(豆腐)等八大類19個品種傳統低風險食品 。同時,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的產品提出了限制性要求。如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當符合相關的規定,禁止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未經食品安全評估的原料加工食品;包裝產品的標注應當符合《福建省食品安全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部分產品嚴禁跨縣域配送,禁止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產品進入學校食堂和網絡銷售。此外,重申並明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應有固定、獨立生產加工場所,從事傳統、低風險食品生產加工不包括食品現場制售和前店後廠,生產過程應當符合《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質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 據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將根據全市傳統美食發展的現狀及數量,通過規範監管讓更多的傳統食品取得「身份證」,同時指導小作坊業主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確保食品安全底線,促進全市眾多小作坊進一步向有序、規範、健康發展。(記者 繆星 通訊員 陳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