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日報記者 駱志雄 文/圖 一手拿著手機翻看,一手扶著助力車疾駛。這是街頭經常能看到的一幕。他們叫外賣小哥。 叫外賣成了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許多人下了單,就急著外賣早點上門。 由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分會聯合外賣企業共同起草的《外賣配送服務規范》,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份規范,對三明的外賣經營業有什么影響呢? 平臺這么說 負責百度外賣三明運營中心的是福建摩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侯靖說:“目前,我們公司在百度外賣APP上,已有1000多家商鋪。《規范》出臺,更規范了我們的經營。公司運營以來,我們一直要求,要雙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齊全,而且要有規范的實體店。每一家店鋪,我們都要現場拍照取證,并上傳到平臺。” 據了解,百度、餓了么、美團3家外賣,目前在三明外賣市場是三分天下。 這一點,記者在對侯靖的采訪中,也得到了證實。 規范對一些細節作出了規定,如商戶應在消費者下單后10分鐘內確認訂單;外賣配送員到達消費者門口應輕聲敲門,若無人響應,應電話或短信聯系消費者;配送員不應進入消費者家中、收取小費或有其他不文明舉止。 對此,三明的經營者和消費者又有什么體驗? “三明的外賣還是不錯的。大家盡力去達到,如果因特殊原因,比如暴雨、堵車等,也有可能造成延誤。同時,商家配合也很重要,商家接單后,出餐慢。凡是超時,我們公司都是半價賠付。作為經營性的商家,我們的賠單率控制在10%以下。”侯靖說。 店家和消費者這么說 曾經是經營者,后來又是消費者的媒體工作者大凡說,在平日點餐的過程中,并沒有發現三明的外賣送餐員有向用戶收取小費的情況,這里的外賣送餐員,我指的是百度、美團、餓了么三大平臺,其他的我沒體驗過。總體上,送餐員服務態度不錯,認真有禮貌,當出現極端天氣時送餐慢了,會一直道歉。在單位時,送餐員會進入我所在的辦公區域,在家從未有進入家門的情況。 大凡認為,對三明外賣三大平臺送餐員整體印象好,但是其中也不乏素質低下的人員,言語粗俗,語氣不好,但那是個例,不代表三明的整體。 在東新四路新華都對面的“這個院子”,它的美食在外賣平臺很火。主營休閑飲品、美食等。老板小邱說,平時大部分業務也是來源于外面平臺。我們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外賣送餐員取餐偏慢,我們早就做好了放在柜臺等候,由于送餐員的速度導致我們賣家被投訴,這個問題是常見的。 《規范》出臺,小邱認為,對他們的事業有著促進作用,也讓他們有法可依,讓我們更加規范和努力。“比如,對于消費者下單確認問題,我們有專人負責此事,一般由吧臺收銀員負責確認訂單,可以說是秒下單。下單提醒,我們還鏈接了音響,有訂單是整個餐廳都能聽到的。” 福建萬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傳益認為,推出《規范》的最大意義,在于對外賣配送的各個環節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比如規定外賣配送機構應具備企業法人資質;配送人員須年滿18周歲,且應對配送人員進行身份審核。這些內容對行業健康發展具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不排除《規范》經過不斷完善后,最終形成行業標準,甚至成為國家標準。”李傳益說。 監管部門這么說 9月27日,記者采訪了三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據初步統計,全市外賣入網經營主體有1806家。近年來,在全市范圍內,以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為抓手,依托我市食品藥品網格化監管模式,結合日常巡查開展網絡食品藥品經營主體摸底調查,積極與通信管理部門對接,結合日常監管做好摸底工作。 去年,全市全年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358次,執法車輛421車次,共約談網絡食品交易第三平臺35次,檢查互聯網藥品交易及信息服務主體1家,檢查入網食品生產經營主體2547個次,受理辦結在淘寶上銷售食品的網絡投訴舉報12件,查處網絡食品藥品違法行為10起,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件。 三明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網絡食品經營業尚屬新興業態,網絡食品經營法律關系相對復雜,監管難度也相對較大,尤其是網絡食品經營的虛擬性和跨地域特點,對行政管轄、案件調查、證據固定、處罰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帶來很大挑戰,我市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還在不斷摸索當中,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國家、省級層面都在加快制定網絡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下,我市網絡食品消費安全將得到進一步加強。”這位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