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張丹)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于9月3日-5日在廈門舉行。新華網記者走訪廈門時看到,從市政建設到社區(qū)居民志願服務,廈門人正以積極進取及和睦友善的姿態(tài)推進城市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發(fā)展,迎接金磚會晤的到來。 ![]() 8月5日,從鼓浪嶼上遙看鷺島景觀。新華網 張丹 攝 「四橋一隧」聯通廈門 「鷺」島風景宜居可人 「如果把整個廈門比作一只手,那麽廈門本島就是手掌,當地人稱為島內。本島以外的市內地區(qū)就是島外。五個手指則是連接島內外的交通線路。」當地導遊陳燕紅介紹說,五個手指是海滄大橋、廈門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翔安隧道,簡稱「四橋一隧」。 這些通道減少了繞行,拉近了島內外的距離。市民出行不僅更加方便,還大大節(jié)約了交通成本。 「2008年集美大橋通車後,票價從8元降到5元。2010年翔安隧道開通後,票價再次降到2元。」陳燕紅說。 廈門,又稱「鷺島」,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鷺島之上,筼筜之濱,賞白鷺美景」,是遊客對廈門的向往。如今,廈門的「四橋一隧」和空中自行車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既便利了當地市民,也讓國內外遊客得以更加便捷地領略鷺島之美。 新華網記者從廈門市政府獲悉,2002年至今,廈門新建成集美大橋、杏林大橋與翔安隧道三個通道,目前正在加快建設海滄隧道,第二東通道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第三東通道也在積極籌備中。廈成、廈安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成通車。軌道交通、翔安新機場、「兩環(huán)八射」城市快速路系統(tǒng)、海滄新港區(qū)等建設加快,規(guī)劃並建設5條貫通島內外的地鐵線路,地鐵1-4號線和6號線同時建設。地鐵1號線定于今年9月開始體驗式運行,年底正式通車。目前,島內外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已基本形成。 ![]() 8月4日,市民在廈門市空中自行車道上騎行。新華網 張丹 攝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首條空中自行車道在廈門正式投用,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 2017年1月底,廈門島內快速公交系統(tǒng)下方架起了兩條蜿蜒的新高架——雲頂路空中自行車快速道正式投用,成為廈門市政交通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自行車道全長約7.6公裏,一路串起了3個園區(qū)、5個大型居住區(qū)、3個大型商業(yè)中心,共設置11處出入口,並銜接沿線的快速公交站點、公交站和地面自行車站點。 據廈門市公共自行車管理有限公司快速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魏劍隆介紹,空中自行車道分成三個區(qū)域,其中綠色為騎行區(qū),橙色為交叉口的緩沖區(qū),藍色為休息區(qū)。俯瞰下去,由綠橙藍點綴的車道,猶如一道「空中彩虹」。 「平時上下班擠公交沒座位,有了自行車道,我上下班更方便了,也不用擔心擁擠、堵車了。」他說。 得益于交通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建設,廈門城市綜合承載力持續(xù)增強。這與廈門市委市政府「不求排名先後,但求綜合環(huán)境優(yōu)質」的發(fā)展路子緊密相關。 據《2016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廈門綜合競爭力指數居第19位,宜居競爭力指數第5位,可持續(xù)競爭力指數第15位。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表示:沒有宜居就沒有宜業(yè),從未來發(fā)展的角度看,一座城市宜居程度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來這裏就業(yè),這也是城市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黃強認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之所以選擇廈門,關鍵並不在于經濟規(guī)模。 「比廈門強大的城市有很多,但從廈門可以看到發(fā)展中國家城市進步的一個縮影,也可以看到中小規(guī)模城市實現『五大發(fā)展』的一個樣本,這對新興市場國家、發(fā)展中國家都有一定的示範意義。」黃強說,「未來,我們還會繼續(xù)按照黨中央和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大發(fā)展理念,持續(xù)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