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4日電(記者 楊喆) 在香港舉行的“全球水墨畫大展”4日舉辦“水墨名家交流會”,來自兩岸及香港的水墨畫家共同探討中國水墨畫未來發展方向。有畫家認為,未來水墨畫應在繼承傳統的同時更多體現時代發展,也有畫家強調作品要展現作畫者內心想法。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何家英首先以四個“不”表達對水墨畫未來發展的觀點:不對立、不盲目、不自卑、不表面。他認為,畫家應有寬闊的視野,包容的胸懷,融通中西,腳踏實地;同時要繼承傳統,契合時代,真誠對待自己的作品。 臺灣知名畫家劉國松認為,水墨畫是國際性的,但由中國人創造和引領。中國繪畫不可故步自封,在這個中西文化交流非常頻繁的時代,中西合璧才能展現這個時代的特點。“筆墨當隨時代”,繪畫應該表現時代精神,將中國優秀文化發揚光大,并有選擇地汲取西方繪畫中好的方面。 香港畫家何百里指出,中國畫注重內涵,善于通過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內心感受,這也是國外最為佩服的古典之美。傳統并非代表陳舊,而應在傳承中發展。畫家應透過自己的學養,用繪畫的方式與觀眾交談。 畫家王昌楷認為,水墨畫長久以來積淀的傳統十分寶貴,應善加利用。如同經濟的開放,藝術的開放帶來百家爭鳴,才可更好繼承傳統。在香港這樣中西文化交匯的國際大都市舉辦展覽,有利于推動水墨畫更為世界所了解。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馮大中指出,傳統要在不斷研究、不斷豐富創新中完善。今天的作品被大家認可,就會成為明天的傳統,對未來有所啟迪。畫家作畫,要把握好題材與藝術作品的關系,更重要的是要畫自己內心所想,通過筆墨真誠地展現。 臺灣畫家江明賢說,全球華人對于中國繪畫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應承擔起責任,保持文化自信同時,創作容易被世界接受的作品,共同推動中國文化發展。 據了解,為期5天的“全球水墨畫大展”匯聚全球15個國家地區的500幅水墨畫佳作,其中不乏黃永玉、何家英等名家作品。其間舉辦的水墨藝術講座、畫家交流則旨在幫助觀展者更全面了解水墨藝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