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香港書展于19日開幕,來自37個國家及地區的共約670家參展商參與,較上年增加4.7%,打破歷屆紀錄。在7天展期內,主辦方將舉行超過320場文化活動。 參展商數量破紀錄 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本屆書展陣容龐大,參展商數目為歷年最多,預計7天展期入場人次可望破百萬。他說,去年書展期間,觀眾人均購書消費900港元,占港人全年人均購書費用1800港元的一半,說明港人閱讀氣氛不錯,今年書展有望持續火爆人氣。 除書籍展出外,今年書展還設立八大講座系列,包括“名作家講座系列”“英語閱讀與創作講座系列”“世界視窗講座系列”等,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將與讀者近距離交流接觸。其中,“名作家講座系列”將邀請到多位華語作家,包括內地作家韓少功、周梅森、方方等。 另外,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宣布,集團下屬的10余家參展公司將于書展推出逾200種新書,題材廣泛,并舉行40多項文化活動,鼓勵市民閱讀。這些新書涵蓋香港發展、社會文化、歷史文學、飲食健康等領域。 主打“旅游”主題 本屆書展以“旅游”作為年度主題,并以“從香港閱讀世界 人文·山水·情懷”作點題,鼓勵讀者通過閱讀,放眼世界。 周啟良介紹說,今年書展的目標是推廣旅游文學、游記等,并非推廣旅游指南。旅游作者有不同背景,比如極地探險家的體驗有別于普通人,值得讀者一看。 為推介旅游文化,書展“文藝廊”特設“文游四海”展區,介紹一系列不同背景的旅游作者,包括著名作家也斯、探險家李樂詩、戰地記者周軼君等,展覽內容包括他們的著作及其周游列國時拍攝的照片和珍貴紀念品。“以圖像說故事”展區則展出多張反映各國和地區人文、地貌、風景及建筑的攝影作品,“中華文化漫步——四川行”展區為讀者帶來四川名山大川的風光照片、當地著名作家手稿以及由三星堆博物館提供的珍貴展品等。 同時,本屆書展還有29個國家的領事館及文化推廣機構進駐“國際文化村”,新加入的國家包括哥倫比亞、尼泊爾、巴基斯坦、瑞士和阿聯酋等,為讀者提供了解有關國家歷史文化的機會。 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為配合書展“旅游”主題,參展商普遍將大量旅游書放置在攤位顯眼處,期盼場內彌漫的“旅游風”吹旺生意。 閣林文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葉美燕非常看好香港的閱讀市場。她認為,香港并不是文化沙漠,而是未開發的市場,閱讀風氣的植根需要時間沉淀。今年是香港書展第二年引入大型博物館書籍,去年反應不錯,她有信心今年能以倍數增長。“旅游概念不單是游玩,也有歷史、文化及美學等元素。如歐洲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可能在旅游時看不明白或看不完,不妨買本書回家慢慢看。”葉美燕說。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主任梁健彬也認為,近年港人對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很有興趣,香港旅游書的市場仍有發展空間。(雷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