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3月14日電 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服務商戴德梁行14日回顧香港住宅及物業投資市場在2017年首季度的表現,物業臨時買賣合約數字中的住宅買賣數字(包括一手及二手住宅成交)在1月份跌至3286宗,2月份回升至4079宗,與去年第四季度住宅臨時買賣合約數字的平均值比較,今年前兩個月的住宅成交平均值下跌超過30%;但無論是中小型屋苑還是豪宅,價格仍是繼續攀升。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表示,樓價續升反映市場消化了辣招效應。目前市場上有充裕的資金,正在追逐有限的住宅盤源。雖然特區政府已多次表示會增加房屋供應,以增加市場信心,但這些供應不能立即在市場上推出,解決房屋不足的問題。在盤源少及缺乏投資渠道的背景下,樓價仍然續有支持。 陶汝鴻指出,樓市的風險因素如加息等,在現階段對樓市的影響不大,因為目前香港的經濟基調仍然穩固,香港銀行現金流充裕,未必會緊跟美國的加息步伐,預期下季度的住宅交投量將會高于本季度。 根據戴德梁行的資料,物業投資市場在首季度迄今錄得47宗大額交易(每宗為1億港元或以上),總成交額達253.32億港元。豪宅成為本季度成交最多的物業類型,占總體宗數的53%;投資者仍鐘情于寫字樓,但市場放盤不多,只占整體宗數的11%;過去一年較為沉寂的商鋪買賣變得活躍,占總體宗數的17%。 戴德梁行香港投資及顧問服務部執行董事葉健均表示,近月多了投資者在商鋪市場“撈底”,因為過去一年不少商鋪物業的價格已顯著下跌。本季度多宗商鋪買賣位于非核心區,反映民生鋪及民生消費已成為零售市場的主流。 酒店物業在本季度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葉健均介紹說,許多買家,特別是本地投資者,自去年起已開始留意酒店市場的形勢及價格變化。今年以來市場已錄得5宗酒店成交,買家認為酒店價格已跌至具吸引力的水平,加上訪港旅客數字回穩,給予投資者信心,料投資者將會繼續關注商鋪及酒店物業,靜候投資良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