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3月4日電(記者 丁梓懿)一張張稚嫩燦爛的笑臉,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圖畫,一棟棟用幾何圖案拼接成的“房子”……4日下午在香港中環PMQ元創方二樓,一群孩子們通過想象力用雙手圓了“建筑夢”。 日前,香港“十年百名建筑展”在元創方開展,香港與內地共100個優秀建筑項目進駐展館。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建筑與生活的關系,主辦方在展廳內特設“童·建”專區,通過手工坊、故事分享、手工拼圖等一系列活動,讓原本抽象的建筑知識變得具體、有趣。 當天下午,17名小朋友排排坐好在由木板搭建的臨時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聽著“故事媽媽”正在講述的《建筑師杰克》的故事。“故事媽媽”邊講故事,邊問孩子們一些簡單的問題,還時不時拿出幾件動物玩偶和畫冊,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回答著,交流著。 聽完故事,小朋友們每人分到一張白紙,一盒彩筆,轉過身來,把剛才的臨時座位當成畫臺,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房子畫了出來。有人畫樓房,有人畫花園,有人畫了爸爸媽媽,小朋友們將這些圖案匯集起來,構成了他們心目中完整的城市。 “故事媽媽”鄧雪堯是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九龍區一間幼稚園的副校長,平時很喜歡給孩子們分享故事。她告訴記者,這些有趣小故事,讓孩子們增長知識,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顆建設美好家園的種子。 隨后,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展廳內手工坊兩側的磁石墻,通過用各種形狀的幾何圖案自由拼貼,加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展現出心目中理想城市的模樣。 “童·建”專區策劃人之一呂小姐向記者表示,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他們可以不受約束地在磁石墻上展現自己的創意,這正是主辦方的用意。 一個小時的快樂時光很快就過去了。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的作品,站在磁石墻邊自己構建的“房子”旁。家長們則拿起手機和相機為孩子們和他們的建筑作品拍照留念,將這一幕場景定格了下來。 截至4日,“童·建”專區在元創方已經舉辦過7場這樣的活動。今天前來參加的小朋友中,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9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