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年近歲晚,香港市民紛紛置辦年貨及購買賀年飾品,希望新一年鴻運當頭。不少市民近日到灣仔太原街一帶購買賀年物品,包括揮春(春聯)、吊飾、利是封(裝壓歲錢的封袋)等。有商戶稱,為配合年輕家庭的喜好,近年購入較多新穎的立體飾品,今年以應節的雞公仔最受歡迎。農歷新年屬大節日,市民消費不大會省錢,預計營業額同比上升10%。 春園街一間文具店負責人張女士說,雖然賀年飾品來貨價貴10%,但為吸引消費者也不敢加價。有市民于圣誕節減少消費,留待農歷新年時辦年貨,加上今年市道稍有改善,所以看好今年銷情,估計營業額較去年增加10%。 張女士說,配合年輕家庭的喜好,近一兩年購入較多新穎的立體飾品,當中以應節的雞公仔最受歡迎,但長者則喜歡購買傳統紙品揮春,而外國人鐘情具傳統中國元素的產品,例如雞、獅頭、龍頭等,“雞的吊飾走貨最快。”利是封方面,張女士稱年輕夫婦喜歡粉色利是封,如金粉色、紫粉色等,因此也預備多款顏色利是封讓顧客選購。 于太原街經營排檔的謝女士說,揮春來貨價與去年相當,但掛飾成本則同比上升10%,不過,新年是中國人的大節日,“新年不會省”,所以市民消費意愿不錯,期望營業額同比增10%。謝女士又稱,今年最受歡迎的是雞的燈籠狀立體吊飾,“好賣時會一日掃光十幾包。”日本人、尼泊爾人及歐美人士則偏好舞獅、大獅頭、炮仗等飾物。 于利東街囍匯商場出售利是封、請柬的印刷店負責人林小姐說,今年是搬到商場內的第一個農歷新年,暫時難以估計營業額,仍然是“在試水溫”,至今“生意一般般,夠交租”,但慶幸有市民因懷緬昔日利東街盛況特意到場。她坦言,以前整條利東街“成行成市”,產生協同效應,但現時商場內只有一兩間喜帖店,經營上比較辛苦,希望商場增加宣傳,也會靠口碑吸引顧客。 林小姐說,今年推出較厚、有質感的利是封,而價錢較傳統利是封貴10%至20%,加上印刷、來貨等成本上升約10%,所以利是封價格也有調整。近年有較多人自己設計利是封、請柬及賀年卡,年輕人也偏向使用粉色、紫色、米色等利是封,漸趨向西化;反而外國人仍愛好正紅色及印有龍鳳圖案、“囍”字的利是封。(吳 歌)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2月04日 第 04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