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現今草根家庭的父母擔心自己收入低、學歷低、職位低,怕子女會“輸在起跑線上”,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的研究顯示上述憂慮未必成立。專家以全港學生平均500分的總學業能力測驗計算,在小三學生中,父母收入及教育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學術整體表現,與一般家庭學生的得分只差約9分到11分;即使父母職業地位較高,學生亦僅有1分到3分的極小優勢。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的研究顯示,家庭收入、父母教育水平及職業地位較高的學童在學術表現上只占輕微優勢,有關結果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于2006年、2009年、2012年所進行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之研究結果一致,兩項研究均顯示在香港,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水平及職業地位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影響不大。 報告又指出,教育的其中一項目標,是不論貧富向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香港的教育能否為學生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是社會關心的議題。根據PISA的研究,中大的專家認為,香港致力為所有孩童創造公平的教育環境,現已是全球最公平教育體系之一,在2006年及2009年的排名,香港都優于新加坡、法國、美國等50多個國家或地區。在2012年PISA研究的65個參加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教育機會均等度(即貧富間教育機會差異少)名列第二位,表現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