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學童學習生活忙碌,平日缺乏運動。一項調查發現,若以半日及全日制幼稚園每天應提供最少60及120分鐘體力活動時間的國際建議,全港只有1%幼稚園達標,學童于周末及假日的活動時間更遠少過上課日子,反映香港學童缺乏運動及“玩”不足。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獲賽馬會撥款,于2015年起推行全港首個為期3年的“賽馬會學童KEEP-FiT方程式”計劃,計劃于2015/2016學年,收集了14730名香港3至6歲幼兒的體能及健康數據,并有向864名家長發問卷,以及逾6成參與計劃的幼稚園分享有關學校環境及政策的情況。 研究發現,香港僅18%家長會每日讓孩子到公園或運動場玩耍,幼童于周末或假日期間體力活動比上課日子少22%。至于幼兒的體能及健康情況,3至6歲幼兒有19%出現過輕情況,而11%出現過重情況,當中包括3%更是病態肥胖。 研究顧問、香港教育大學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鐘慧儀認為,此現象與家長多半會為孩子在周末及假日安排補習、音樂或畫畫等興趣班,及花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加有關。 她強調,運動在成長當中十分重要,能助孩子探索世界、建立人際關系。若缺乏肌肉,小孩反應和平衡力都會較差,以致容易發生意外,建議學??墒褂媒Y合式教學,例如到戶外學習英文單詞,家長在家利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轉為互動時間。 體適能總會行政總裁黃永森表示,香港幼兒活動量嚴重不足,會影響體適能發展。調查亦發現很多幼童連簡單伸展動作都做不到,平衡力和上下肢肌肉發展明顯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