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9月26日電(記者周雪婷)“以前這些高新科技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今天可以親身經歷和感受,真是十分難得的經歷。”在香港會展中心,許女士興奮地說。 正在香港舉行的“創科博覽2016”讓許多香港市民像許女士一樣,為國家科學“夢之隊”和高科技成果而傾倒。 25日是“創科博覽2016”開幕第二天。距離開放入場還有一個小時,門口就已經排起了百余人的長隊,其中不乏扶老攜幼者。大家一邊翻閱著主辦方贈送的資料,一邊討論博覽會的內容。 國家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李萌24日在開幕式上說,上個月里約奧運會內地奧運精英代表團“夢之隊”來港,受到了香港市民熱烈歡迎;現在,由科學家組成的“夢之隊”也來到這里,與香港市民分享科研探索的經歷。 國家科學“夢之隊”確實展現了巨大的魅力。 為期8天的“創科博覽2016”,以展現當前最先進科技項目為主旨,為香港市民提供感受頂尖科技的機會。同時,多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夢之隊”也親臨會場,為香港市民帶來科普講座。 進入博覽會大廳,許多市民就被長征系列火箭的大比例模型所震撼。航天員出艙服和帶著燒蝕痕的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模型,讓許多太空愛好者流連忘返。 更令人著迷的是航天員出艙虛擬現實體驗坐椅和“天宮一號”模擬體驗館等多個互動項目,市民排起長龍等待體驗。 據主辦方團結香港基金介紹,本次博覽會上國家多項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是首次在境外展出,包括高分一號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蛟龍號”潛水器和C919飛機模型等。 許多市民一邊觀看一邊討論科技項目在香港的應用:“這個深水油氣開發技術可以探測香港附近的石油資源嗎?”“北斗導航可以進行室內導航嗎?”面對五花八門的問題,導覽員不時會被觀眾“問倒”。 “你好!”“你好、我好,才是大家好!”觀眾與智能機器人的對話引起了一片笑聲。與大飛機、大火箭等“國之重器”不同,博覽會上的這個機器人來自民營企業北京眾德迪克科技公司。 眾德迪克科技創始人賈相晟說,中國自主研發的服務型機器人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希望香港市民可以通過這款機器人感受內地民營企業的智慧,也希望借助香港將公司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除了科技創新產品,博覽會還為香港市民請來國家一流科學家,面對面分享科研創新的歷程。25日下午,北斗導航研發專家徐穎的專題論壇座無虛席。 “這位女科學家的講解深入淺出、很好理解。我們不僅了解到北斗系統的特色,還對國家在衛星導航的投入有更多的認識。”帶著兒子來看展的市民王女士說,“我們國家有這么年輕的美女科學家,也讓人眼前一亮呀!” 記者在博覽會發現,除了“散客”觀眾,展廳內還有幾位拿著小旗子的導游,帶領團隊參觀博覽會,甚至有中小學生組團參加博覽會的25場科普講堂。 劉先生特意在周末帶著兩個兒子前來。他說:“經常跟孩子講科技發展、科技創新,他們都不能理解。今天孩子們在現場觀看和感受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讓他們體會到了國家科技的發展,也能培養他們從小對科技的興趣。” |